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中醫藥篇|中醫藥風靡全球 用科學證明療效

目前中醫藥已推廣至一百九十六個國家和地區。圖為9月11日,在科威特大穆巴拉克省,中國援科威特醫療隊隊員展示中醫針灸

(大公報 記者 盧靜怡)「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醫藥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給全世界的一張名片。」全國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接受《大公報》專訪時信心滿滿地說道。經過新冠疫情三年,中醫藥抗疫的成效全球有目共睹,由此也加快了其「出海」進程。張忠德表示,現階段,推動中醫藥「走出去」的關鍵任務,就是用現代科技來論證傳統中醫藥的效用,以及建立中藥國際標準,提升中醫藥科學的國際認同,用現代語言去說清楚中醫藥的科學原理。

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在9月開學季,張忠德(德叔)看到學校就讀中醫專業的外國留學生多了不少。而身為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德叔在門診遇到的外國患者面孔也在增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數據顯示,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113個世衞組織成員國認可針灸和中醫藥的診療方式。

對於中外文化差異的問題,張忠德表示,中醫藥理論體系滲透着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要讓更多外國人認識、接受中醫藥。「外國人可能不懂陰陽、虛實等詞彙,要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講清楚,讓他們能聽懂、接受、喜歡,再到追求。」

中醫藥「走出去」 灣區作橋頭堡

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證明中醫藥的療效,關乎着中醫藥在國際上能否走得更遠。「中醫複方研究的理論體系已越來越受國際重視,比如著名的『雞尾酒療法』的發現靈感就源自中醫。」張忠德指出,現階段需要積極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促進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

在這方面,粵港澳合作將起到重要作用。大灣區被國家中醫藥局定位為中國中醫藥「走出去」的橋頭堡。國家《「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在加快中醫藥開放發展一節強調,要加強與港澳台地區的中醫藥交流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打造高水平中醫醫院、中醫優勢專科、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平台。

為此,廣東省建立了中醫領域唯一的粵港澳實驗室「粵港澳中醫藥及免疫疾病研究聯合實驗室」。依託2家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廣東省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平台,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能力。

張忠德認為,香港具備良好的中醫藥人文環境、良好的國際化教育資源,一流的中西醫文化交流平台、優質的人才資源和科研資源,為中醫藥走出去所需的文化、科研理論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撐。「我們現在越來越合作無間,今年粵港中醫藥界方面的互訪特別多。」他說。

「此外,中醫藥出海還要考慮標準問題,沒有標準就如同語言不通,很難交流。」張忠德表示,中醫藥出海,標準化程度也是關鍵一環。並且,開展中醫藥海外市場政策研究,推動中藥類產品海外註冊和應用。

國家有何所需

防疫合作

積極推進中醫藥參與重大傳染病防控國際合作,並加強抗疫類中藥產品海外註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設立基地

鼓勵社會力量持續建設一批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依託國內中醫藥機構,拓展建設一批高水平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

拓產業園

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採取市場化方式,與有合作潛力和意願的國家共同建設一批友好中醫醫院、中醫藥產業園。

打造品牌

建設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探索中醫藥服務出口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中醫藥服務國際知名品牌。

跨國營銷

鞏固中醫醫療保健、教育培訓等傳統服務貿易優勢,發展「互聯網+中醫藥貿易」。鼓勵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構建中醫藥跨國營銷網絡,建設中醫藥產品物流配送中心。

標準認證|中藥飲片 統一物質基礎

「中藥飲片現階段難以被部分海外國家接受的核心原因,就是中藥飲片不是標準化的產品。」中山市中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冉強以中藥飲片為例,闡釋了中藥走向海外所面臨的困境。他坦言,由於中藥飲片需要物質基礎積累,品種、產地、生產、年限、種植、採收、加工方法等具有差異,物質成分、藥用部位、組織、細胞成分等也存在差異。

在冉強看來,解決中藥飲片產品的均一性、穩定性,是中藥飲片從農副產品走向藥品的關鍵一步,也是中藥最終實現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的關鍵。如果中藥飲片的物質基礎不一致,就可能會造成療效不穩定、品質不可控,以及相關科研數據不可重複或不一致。

對於中醫藥在產業化層面如何走出去,廣東省衞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表示,廣東和澳門正合力建設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目前園區內已建立符合我國內地及歐盟認證標準的,融GMP中試、研發檢測、成果轉化和生產為一體的中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台。並已成功推動18個中藥產品在海外註冊上市。

今年7月,中醫向基里巴斯醫護人員講解中醫診療手法

中西合璧|臨床培訓 拓灣區人才高地

今年以來,廣東省中醫院和香港交流十分頻繁。廣東省中醫院啟動香港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包括派出醫生到香港醫管局屬下的西醫院進行中西醫治療,同時將啟動大灣區進階中醫臨床培訓計劃,接受香港中醫師到醫院執業。

「今年我們已經陸續有3批次中醫師到香港交流,探索中西醫協作發展的新模式,成果不少。」張忠德告訴大公報,當前大灣區訪問學者計劃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培訓了35位香港中醫師成為臨床骨幹;二是成功探索了呼吸科中西醫結合新病種;三是建立了香港首個「師帶徒」住院中醫培訓項目。未來要把中西醫協作服務擴展至更多病種;深化「師帶徒」中西醫協作臨床培訓,接收香港中醫骨幹到廣東省中醫院深化培訓,建設粵港兩地臨床培訓基地,打造灣區中醫藥人才高地,推廣香港特有的中西醫協作模式。

張忠德表示,中醫藥文化走出去,要靠文化影響力。「需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診療優勢,滿足海外民眾多元化健康需求。」他認為,中醫藥源於豐富的臨床和生活實踐,通過臨床療效實踐和體驗中醫藥文化,往往效果更佳。

他認為,廣東與香港在中醫藥領域加強合作,在香港提供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手段,能在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香港起到示範作用,也是對中醫藥國際化品牌的一個很好宣傳。

加強推廣|經典名方 品牌化擴展銷路

對於中醫藥產業界來說,開發國際市場成為近年的熱門趨勢,中醫藥如何在海外「站穩腳跟」?廣東省中藥協會會長李泳雪指出,中成藥在國外是以藥品進行管理,其銷售必須註冊,市場准入難度大。附加值較高的中成藥在歐美市場註冊上市始終沒有重大突破。我國中醫藥企業需要主動作為,讓世界看到中成藥的療效。她還建議,要打好「植物的提取物」這張牌,國外經常會把中成藥等同於植物的提取物,因此中藥配方顆粒比較容易被國外接受,未來具有廣闊的出口發展空間。

「中醫藥走出去,可以經典名方作為突破口。」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掌欣認為,可發揮香港、澳門橋頭堡作用,聚焦純植物藥材,建立國際標準及技術服務體系。同時積極探索拓展可複製的境外中醫醫療服務模式。

在推動中藥國際化發展上,中藥企業扮演轉承軸角色。惠州市九惠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輝球稱,作為企業,可以對內帶動中國藥材主產區有序發展,對外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

一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勝認為,灣區中醫藥創新高地可進一步建立多學科融合的科研平台,開展中醫藥基礎研究和臨床科學研究,就重大疑難疾病防治、中藥質量控制等開展聯合研究,增強中醫藥在國際的認可度。

(來源:大公報A3:要聞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