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根”到“生根”,一位印尼老归侨的自述

日前,在2024上海侨界法治宣传月——“扬法治兴文化”闵行区首届侨界文化节启动仪式上,莘庄镇特别推出了《旧事莘说老归侨忆往事》,这本画册一下子勾起了在场侨胞们的回忆。

该画册通过早期归侨口述整理,配以侨之家成员的绘画,充分展示了侨界人士的风采,保留了早期归侨的一份珍贵记忆。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本画册,一同了解这位印尼老归侨的经历。

背景

刘安云,1940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普通华人家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位弟弟,最小的才不到7岁。1960年,他正在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就读高三。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他一直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印尼读中学

当印尼发生暴乱时,他所在的高中也遭受牵连,被迫关门停校,他只能从学校返回家中,再做打算。

就在此时,他的父母做出了一个决定,让刘安云带着二弟乘上中国派来的遣送船返回祖国,自己则带着最小的孩子一同度过难关。

在印尼的爸爸妈妈和三弟在送他回国

在印尼的经历

1960年2月,中国首次派出租用的四艘海轮分别驶往印尼雅加达、泗水、万隆、三宝垄等港口接运同胞回国。而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远洋客轮,船都是从国外租赁来的。

祖国派船来接亲人回国

很多人家都是祖孙三代一起走,既有六七十岁步履蹒跚的老人,又有抱在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儿。有的已经在印尼生活了好几代,基本上把这里当成了故乡,并和周围的原住民邻居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可是当地暴乱使得他们不得不离开第二故乡,追求得到祖国母亲的庇护。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很快就帮刘安云和二弟办理好了撤离印尼所需要的手续,并让他们登上了一艘由中国政府租用的荷兰轮船。

要开船了,与亲人难舍难分

他和二弟站在船上,父母和三弟就在船下。谁也未曾料想,这一去,便是相隔了大半辈子。

从印尼到中国

遣送船在海上漂了七天七夜,期间还经历了一次台风,海面上掀起的一层层波涛,就如刘安云此刻的内心一般,久久无法平息。

迷迷糊糊间,视线中隐约出现了一片陆地,码头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红得那样灿烂又热烈,一下子点燃了刘安云的内心。这是中国的国旗,他们马上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船到国内受到热烈欢迎

刘安云和华人们不约而同地跑到船上的栏杆处向外眺望,随着船渐渐驶近,他看到了与印尼截然不同的景象。香港九龙码头上,人们一边鼓掌,一边高唱着《我爱祖国》,用嘹亮的歌声欢迎印尼华人的归来。

这般隆重的仪式令刘安云眼眶湿润,几欲落泪。他默默用衣袖拭去泪水,握紧弟弟的手,也唱起了“我爱祖国,我爱我的家,爱你那万里江山如诗美如画。”

随着船逐渐靠岸,华人们踏上了香港九龙的陆地。不久,刘安云和弟弟就通过毗邻罗湖口岸的华侨接待站,经香港返回内地,他们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国土。

回国后的学习经历

广州各界欢迎归国华侨

在国家政策方面,1951年7月,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关于照顾归国华侨学生(包括港澳学生)入学的暂行办法》规定:对在全国统一或联合招生考试之后回国的华侨学生,设法给予补考机会;对未参加统一考试的华侨学生,在各校单独招生时予以照顾。

因为身边还有弟弟需要照顾,刘安云并没有随大流地进入广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进修,但他凭借曾经在高中的学习习惯进行自学,在高考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广州暨南大学。

青年人被分配到各个补习班

经历五年的大学生涯后,刘安云和所有同学们都面临着填志愿、分配工作,这几乎决定了他们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所有人的第一志愿,无不是上海,刘安云的“第一站”也不例外。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刘安云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的一段记忆。那会,有一位印尼华侨是做香烟出口生意的,有些烟盒上会印有中国的标志性景点,像是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高楼大厦等,还有一些则会印着上海滩最出名的电影明星。这些点点滴滴组成了刘安云对上海的第一印象:繁华、神秘和包容。从这时起,他就一直有个愿望:以后,我一定要去上海!

来到上海工作

他们被分配到了工厂

1965年4月29日,刘安云正式被分配到上海第二棉纺织厂做工。刚毕业不久的刘安云注重仪容仪表,穿着整齐大方,举止礼貌谦和,他本人生活十分节俭,一到上班时去做劳动,便戴上厨师帽,换上食堂统一的白褂子,成为食堂里的一位卖面师傅。

听祖国电台、看祖国电影,每当听到祖国传来的喜讯,就按捺不住内心喜悦,不时热议祖国热气腾腾的新气象。耳闻目睹的红色信仰和爱国热情,让他也在不知不觉中深耕上了一颗中国心!

往事一幕幕,一路走来,有故事,有执着,有真情,说着他看了看身边的爱人,也正是在这里,他们相遇相识,找到了彼此一生的陪伴。他愈加感慨当年,登上祖国的船归国,是人生中最正确的事!

升职

多次的提升

经过一个月的劳动,刘安云被分到了厂里的漂染车间做工。此前就读化学系的他,在漂染方面可谓是专业对口,他总能想到许多新法子去改善车间的工作效率。

至于何时正式入党的,刘安云记得特别清楚。彼时,他已经连续9年地坚持每年写一次入党报告,直到1972年,他总算如愿以偿。

他连续九年写申请报告,最后终于加入了共产党

1982年,刘安云担任上海第二棉纺织厂党委书记兼车间主任。

当然,刘安云并非“一步青云”直接升上来的。厂里虽有不少资历深厚的老干部,但他是少数读过书的大学毕业生,不仅在技术方面小有成就,在管理方面思想也很先进,他还带领车间的同事们多次获得集体荣誉称号。

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提升自我,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探亲

1991年回印尼探亲,见到了家里的亲朋好友

1991年,刘安云首度印尼探亲,并与家人成功取得了联系。此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不是当年那个十九岁离家的小伙子。

多年来,家的位置不曾改变,还是在那片熟悉的土地。只是那间可供五人居住的小房子,早已在暴乱中变得破损不堪,如今被重建成一幢精致大气的多层住宅。

为了让父母不必在外奔波忙碌,弟弟将住宅的最高层作为自家的燕窝厂,吸引燕子们前来做窝,在家中细细经营燕窝厂。因为有熟悉的客源常来收购燕窝,燕窝厂一直生意兴隆,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

虽然多年未曾相见,但血缘的牵连与羁绊终究是无法割舍。所幸,父母身体康健,弟弟事业有成,刘安云的返乡之旅一切顺利。直到如今,他还与弟弟保持着线上联系,关系还如儿时那般亲近。

退休以后

光荣退休

在六十岁退休后,刘安云被上海第二棉纺织厂返聘做了两年多的顾问。不过因为厂里与他同龄或相熟的同事也陆续退休,员工们基本都换了一批,心下难免有些落寞。所以任职两年后,他便拒绝了续聘,享受起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对于如今的生活,刘安云表示十分满足。作为上海棉纺织厂侨联组织的召集人之一,刘安云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聚会,也邀请曾经在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的校友们共同参加。

他组织了印尼同学会

现在,来参加聚会的大家都已经八十多岁。很多人已经在时间的打磨下,渐渐失去了当时的记忆,甚至连话都很难讲清楚了,好像只有刘安云对高中生活还历历在目。

聚会上,每当刘安云提起学校里某位老师说过的话,或是唱起印尼的民歌、客家的山歌,大家都会恍然记起曾经的时光,不由得感慨:“时光匆匆催人老,流年拐角曾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