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济南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山东乡忆民俗馆 ——品民俗文化 感故土乡情

  
民俗馆负责人韩运祥正在进行解说(图片由本人提供)

  “磨剪子来,戗菜刀……”“补胶盆胶桶……”“换锅底喽,换锅底……”这些久别而又熟悉的叫卖声,总能勾起我们久远的回忆。现如今,很多手艺已难得一见,那些饱含时代印记的叫卖声也已远去,只留下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与记忆一起被留下的,还有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当年使用过的老物件。在平阴县孝直镇和圣广场北侧,一个拥有约30余万件套民俗器物及藏品的山东乡忆民俗馆就坐落在一栋沿街的二层小楼里。2023年底,这座民俗馆获评“济南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这里,侨胞侨眷可以免费参观,并可享受免费讲解。

  这座民俗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馆藏民俗器物及藏品包括了明清以来中原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各类器具,如农耕纺织、编织刺绣、百业挑担、医药店铺、乐器礼器、娱乐休闲等民俗用品。藏品规模和种类居全省首位,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每一样器物背后都有独特而又神秘的故事,行走其间,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前后一千多年的历史仿佛重现眼前。

  “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火局瓷匠。过去物资匮乏,谁家的瓷碗、瓷盘坏了,都舍不得像现在这样直接扔掉,而是找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修补好继续用。”在金匠挑子、银匠挑子、铜匠挑子、锡匠挑子等老行当手艺人使用过的工具前,民俗馆负责人韩运祥指着挂在墙上的一盏煤油灯说,“虽然上面的铁质铆钉历经岁月洗礼已经变得锈迹斑斑,但被火局好的玻璃灯罩依旧掩饰不住匠人的精湛手艺。”

  剃头匠、杀猪佬、箍桶匠……顺着参观线路走下来,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行当让人不禁心生感叹。在一组专做皮影的手艺人工具前,韩运祥说,“九佬十八匠”是民间对传统手艺人及能工巧匠的俗称,这些手艺人,既是传统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帮手,又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有些手艺人一辈子专攻一门技艺,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除了民俗老行当老物件,民俗馆还收藏了国内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粮票、布票及结婚证、识字证、扫盲证等各类票证数万份,民国至80年代老报纸资料几万册(约15吨)。

  这些老物件虽旧,却都记录着一段历史,见证了一辈人的生活,承载着一缕乡愁。无论日月更替,风云变幻,老物件都在这里,勾画着旧日岁月的情愫,渲染着生命长廊中淡淡的惆怅和感伤,也是老一辈侨胞寄托乡愁,新生代侨胞了解祖辈生活、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窗口。

  平阴县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胡茂军表示,未来,平阴县将依托山东乡忆民俗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侨为“桥”讲好中国故事、济南故事、平阴故事,更好履行海外联谊职能,扩大海外“朋友圈”,增进海外侨胞文化认同感,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来源:山东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