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 深刻 令人信服——中国驻棉兰总领事张敏答记者问

     印尼国际日报讯 国际日报记者石志民、协调许松山;讯报总编廖春柳、执行总编陈虹文;印尼广播电台棉兰分台新闻报道组组长Yusrianto、记者Indra Widyastuti;分析日报编辑J.Anto、摄影Rimawaty Butar-Butar;警惕日报副主编H.Sofyan Harahap、执行编辑H.Dedi Sahputra出席了中国驻棉兰总领馆在2024年3月26日(星期二)举行的媒体交流活动。

  在媒体交流活动中张敏总领事精准、深刻、令人信服地解答了多位媒体记者的提问。

  其中多家媒体记者皆提出了相类似的一个问题,即是否可以考虑恢复苏北省省会棉兰直飞中国的航班。

张敏总领事设宴招待媒体记者

  正如本报记者石志民所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商业,科技、学术、人文等领域,无论在政府层面或是民间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特别是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佐科·维多多于2023年10月16日至18日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持续深化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重要共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更趋密切。

  问题一:为了方便苏北省与中国双方人员的交往,是否可以考虑开通苏北省省会棉兰直飞中国的航班。

  张敏总领事回答: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了解到包括多巴湖、尼亚斯岛在内的苏北省著名美景,并来这里旅游观光。我馆自2011年建馆以来,一直积极致力于加强包括苏北省在内的领区各省对华交流合作,通过推动人员往来促进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关于设立直航事,我馆曾邀请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航司来到棉兰进行实地考察,探讨恢复开通棉兰—广州直航的可行性。事实上,棉兰到广州和香港都曾有过直航,但很遗憾后来因疫情等原因中断了。目前棉兰与中国各地的人员往来不断增加,现在每天来我馆申办签证人员达300人左右,而在疫情刚结束时,每天来办签证的人员为100人左右。苏北省秘书长努格罗赫在出席我馆举办的2024年春节招待时表示希望恢复开通棉兰至中国的直航。我们将建议并推动有关航司积极考虑恢复开通棉兰到广州等地的直航。

  问题二: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已得到中国方面的免签优待,什么时候印尼公民也可以得到类似的免签优待?

  张敏总领事回答:我们对扩大中外人员往来一贯持开放态度,愿与有关国家加强沟通,进一步提升双方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过去一年,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新举措。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同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同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外交部推出“三减三免”,即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简化来华留学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对个别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此外,中方还采取多项措施大大方便了外籍人员移动支付、入境办理手机号码等。我们还将继续优化各项方便中外人员往来政策,欢迎包括印尼朋友在内的更多外国朋友到中国来,将继续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旅行环境。

  据报道,2023年12月7日,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表示,为促进旅游和经济,印尼正考虑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国公民实施免签证入境政策;今年1月7日,他又表示,相关政策正在研究和完善之中。目前,中印尼根据已签署的双边协议,持外交和公务护照的临时访问人员可以互免签证停留30天。自2024年2月起,印尼公民赴中国海南旅游或者跟团赴广西桂林旅游可免签入境停留不超过30天。

  讯报总编除了提出有关棉兰直航中国航班问题之外,还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企进入印尼,中方认为对印尼的经济、民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张敏总领事回答:的确,目前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部中国企业中的占比达90%以上,是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贡献了60% 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我刚才提到中国两会释放的其中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印尼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首倡之地。10多年来,中印尼在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2023年,中国对印尼投资达74亿美元,是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来印尼投资兴业,在我馆领区就有50多家,其中国企20多家,民营企业30多家如山东南山铝业、浙江温州金帝集团和开山集团、天津聚龙公司、四川新希望集团、福建强生钢厂和三雄钢厂等,投资领域涉及农业、矿产和新能源等。中国企业在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回馈当地社区,展示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欢迎。印尼工商会主席兼东盟商务咨询理事会主席阿斯加德·拉希德(Arsjad Rasjid)2023年访问上海时曾表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印尼经济建设,有着服务印尼的良好意愿,既为印尼经济带来了实际收益,也为两国人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机会。

  分析日报编辑J.Anto提问,中国穆斯林民众度过斋月和庆祝开斋节有哪些独特的习俗?

  张敏总领事回答:中国斋月习俗与印尼相似。斋月期间,中国穆斯林在虔诚履行宗教功课之余,会拜访亲戚朋友,也会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

  J.Anto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穆斯林民众是否可以自由享用公共资源,比如成为政府公务员?

  张敏总领事回答:中国政府一直以来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所有民众,不论民族、宗教、地域,都有自由享用公共资源的权利,适用同等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政策。

  警惕日报提问:很多印尼民众认为发展中印尼关系对中国比对印尼更有利。在印尼方来看,似乎只有一小部分印尼人群能从两国关系中获益。您对此如何评价?

媒体交流活动现场

  张敏总领事回答:最近我在网络上读到了一则关于中印尼命运与共的小故事,在东爪哇因新冠疫情失业的安迪先生,因为参与中资企业流动冰淇淋售卖车队重新实现了再就业,并且其月收入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好几倍,他还靠着这笔收入支付了近一半的大学学费。我想这个例子正是中印尼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普通民众身上的一个缩影。

  2023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达1394亿美元,中国对印尼投资74亿美元。中国连续11年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连续多年位列印尼前三大投资来源地。中国企业为印尼社会创造了数十万计的工作岗位。“患难见真情”,疫情期间中印尼人民患难与共、共克时艰,“重同挑,轻同提”,一箱箱疫苗和防疫物资往返两国,体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精神。印尼成为了全球第二个拥有每小时350公里速度高铁的国家。在WHOOSH的带动下,万隆及其周边游客人数持续快速上涨,几个高铁站周边衍生出很多零售商店,带动了当地普通民众的收入和就业,高铁经济开始形成。此外,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高速公路、桥梁、电站等项目也都惠及当地普通民众。上述一个个生动例子表明,发展中印尼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关系确实给广大印尼普通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并非只给一小部分人带来利益。

  警惕日报还提问:印尼公众收到过大量关于数千名中国工人被派往印尼工作的信息。您对此看法如何?

  张敏总领事回答:事实上,按照印尼劳工部的数据,在印尼的中国劳工数量只有5000多人,和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在印尼劳工数量并无悬殊差距。这是印尼政府的官方统计,一些传言和所谓的“民间统计”显然刻意夸大了印尼中国劳工的数量。

  近年来,中资企业积极融入印尼当地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扩大就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一直敦促中资企业进一步加强与印尼劳工部、相关社会组织的沟通合作,准确掌握并严格执行印尼劳工法规政策,为员工营造更加安全、健康、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也期待印尼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中资企业在印尼的发展提供积极、稳定、公平的政策和营商环境。

  (石志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