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臉識別」今推安全規範

2017年,杭州萬象城的肯德基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實現了該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商用。

(大公報記者 趙一存、李陽波、盧靜怡、郭若溪、賴振雄)隨着科技飛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在全球各地獲得廣泛應用,系統精度、數據儲存以至用戶保障等環節備受關注。4月1日起,內地一批新規正式實施,這其中,國家標準《信息技術 生物特徵識別 人臉識別系統測試方法》(下稱《標準》)規範和統一人臉識別系統的測試方法,提高人臉識別系統的測試質量和可信度,促進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保障系統安全和合規,保護個人隱私和公共利益。更精準、更安全、更透明是新規的三大亮點。

在內地居住的港人表示,目前適用「人臉識別」的支付平台會定期提升系統,並附加「實時扭頭眨眼」等保安措施,令人感到安心。相信隨着內地新規實施,人臉識別系統會變得更安全可靠和更透明,生活更加便捷。

內地今日起實施的《標準》,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規定人臉識別系統測試的一般要求,描述了人臉識別系統的功能測試方法、性能測試方法以及活體檢測測試方法,適用於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開展系統測試,開發和應用人臉識別系統的相關機構參照開展測試活動;涵蓋人臉檢測、人臉比對、人臉識別等多種人臉識別系統的功能和性能測試,其中包括靜態人臉、動態人臉、遮擋人臉、變化人臉等。

據信標委相關人士介紹,《標準》適用於各種人臉識別系統的測試,包括基於雲端、邊緣和終端,以及基於不同的場景和應用,如安防、金融、教育、醫療、娛樂等。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網信辦去年就《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明確,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應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或者依法取得書面同意。

學者:保障用戶隱私和自主權

內地和香港專家不約而同認為,《標準》的實施有助提升中國人臉識別技術的水平和競爭力,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規範,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大數據國家戰略計劃聯盟發起人、360集團信息保安專家鄔玉良說:「要保護人們的信息安全和自身利益,就要確保技術的良性發展,這需要嚴格的標準、法律和政策。」鄔玉良認為,今後應賦予用戶更多自主控制權,包括參與人臉識別系統的決定權。

資訊科技專家、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楊全盛表示,新國標可確保質量,提升系統安全程度。內地人臉識別技術領跑全球,享「開發早,人口多,數據多」優勢,廣泛應用於刷臉支付、電子鎖和屋苑閘口等,「科技應用與法規的配合,可以令到日常應用,更加流暢。」

圖:新國標三大亮點、3D人臉識別防偽更上層樓

港人讚內地平台可靠 防護周全

多位在內地工作的港人告訴大公報,人臉識別深度融入生活,非常便捷。「我每次往返香港和內地,在登機、入閘、安檢等各個環節都能夠省去好多時間。不過人臉識別隱患越來越多,新國標出台很及時。」在北京讀研一的港人黃清飛如是說。深圳港人Emma表示,她曾使用人臉識別辦理居住證,在內地商場、超市和餐廳購物,都可使用人臉識別支付,相信新標準可帶來更安全、可靠的服務體驗。

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會召集人及義務秘書長張建韜注意到,老年人面部特徵隨着年紀增長有明顯變化,妨礙系統識別,若新規可提升系統辨識精準度,將極大方便長者。西安港人羅沛賢表示,內地各平台在人臉識別時加添很多防範措施,比如要求實時做一些扭頭、眨眼的動作和手勢,定期提升系統,積極加強「AI 模仿防範」等功能,相信隨着內地新規實施,人臉識別系統會更加安全可靠。

(來源:大公報A1:要聞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