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記者 郭若溪)隨着Sora橫空出世,生成式AI再次成為熱議話題。AI大模型還有哪些需要優化的地方?AI技術的應用潛力在哪些領域?近日,「探Sora真相,論AI未來」人工智能沙龍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騰訊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先進院的研究者們,共同探討了「後Sora時代」的AI技術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先進院副院長鄭海榮表示,人工智能正深深影響材料、生命、信息、醫學等領域發展,應以極高的敏感度去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帶動各領域變革。希望通過業界交流與合作,能夠促進非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學者擁有人工智能的意識和思維,助力開拓學科的新疆域。
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李鴻升在《圖像生成和視頻生成前沿技術探索》主題報告中,介紹了實驗室團隊在面對生成模型評估困難、生成圖像文本跟隨性差、生成視頻一致性差、生成模型推理速度慢等多重挑戰時開發的一系列工作。「視頻生成模型的開發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應對這一挑戰,算力資源和人員組織架構都需要集中規劃,技術的開發需要有系統化的數據工程。」
騰訊科技高級研究員王鑫濤在《視頻生成探索及MINI-SORA的初步研究》的報告中提到,視頻生成正日益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關注,隨着OpenAI Sora的發布,視頻生成技術的潛力和挑戰越來越明晰。他回顧了視頻生成技術的發展路線,以及Sora的出現為視頻生成技術帶來的啟發與思考。「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見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同時也必須一次次突破認知才不至於『望洋興嘆』。」
在圓桌對話中,5位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們探討了Sora對AI基礎技術的推進作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背後的思考。深圳先進院數字所多媒體集成技術中心主任董超表示,無論什麼樣的技術都是從人出發,最終也是反饋到人類身上。我們應該更多關注人本身,創造出有利的科研環境,讓一線的從業者和科學家們保持創造力和好奇心。技術需要被人掌控並回歸人類本身,才能讓前沿技術帶來正向價值、有利於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