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出:凸显“竹”之风骨,展现风范情怀
范瑞娟先生有一个别名:范竹山。她一生爱竹,仰慕“竹”的品格,更学习“竹”扎根土地的精神,始终努力发挥自身价值,为百姓服务、为人民奉献。本次主题演出以“竹”的意向贯穿始终,以诗剧的风格,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讲述范老师的艺术人生。通过“竹之根”“竹之骨”“竹之韵”“竹之心”,聆听先生的故事与越剧的百年历史。
演出现场,观众可以欣赏到由八代范派弟子共同演绎的范派不同时期经典剧目和经典人物。
“竹之骨”,风骨傲然。讲述新越剧改革及新中国成立后,范瑞娟和越剧姐妹们共同追求进步,完善越剧编导演音美体系,创造与时代同行的新角色的努力。
“竹之韵”,经典流韵。该篇章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际舞台引起的轰动为开端。介绍范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与角色。
“竹之心”,常怀感恩。讲述范老师对师长、对观众、对舞台的浓情厚意,并由两位范派梅花奖得主带来范瑞娟老师的《沈园绝唱》《西厢记》选段。
主题演出与其说是一台晚会,毋宁说是一部“情境诗剧”,范派弟子、梅花奖得主陈雪萍将饰演不同时期的恩师形象。同时,与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重塑的范瑞娟先生声音一同讲述范老师的心声,重走她的人生、艺术之路。
纪念宗师百年,是总结,也是展望;重传承,亦重发展。此次纪念演出的大戏之一《青衫•红袍》便是这样一种体现。《青衫•红袍》是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范派嫡传弟子章瑞虹于2005年首演的章回越剧。该剧通过郑元和、朱买臣、司马相如和李白四个不同的人物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当然,体现传承的不仅仅是剧中人,更有对范瑞娟先生精益求精的艺术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的传承。此次章瑞虹将带着范派再传弟子王柔桑、王舒雯和上海越剧院最年轻的范派传人董心心一同演出,全面展示范派几代弟子的风采。这也是学生们对范老师的一次汇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承和发展范派艺术,越剧人始终在路上。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大型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映70周年。作为越剧四大经典之一的《梁祝》,其发展史贯穿了百余年的越剧史,对于越剧走出江南、走向全国、唱响世界,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越剧《梁祝》还在不同程度上滋养了电影、小提琴等艺术的创作。在《梁祝》发展史中,范瑞娟先生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越剧【弦下腔】是在“山伯临终”创排过程中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