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汉语桥”印尼赛区总决赛圆满落幕 周侃临时代办出席并致辞

周侃代办与印尼各孔子学院院长合影
周侃代办与汉语桥印尼赛区大中小学组一等奖获奖选手合影

  2024年6月14-16日,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主办,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承办,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各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各省HSK汉语考试分考点、汉语桥俱乐部雅加达站、永安药业集团、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TOMORO咖啡协办,由亿乐荣电视台、大爱电视台作为合作媒体的第四届“汉语桥”小学生、第十七届“汉语桥”中学生和第二十三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印尼赛区总决赛在雅加达顺利举行。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周侃临时代办、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蔡昌杰执行主席、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穆尔尼副理事长和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行长孙尚斌,印尼中华总商会陈洪平副会长、印尼雅加达海南联谊会黄良朋主席、印尼黄氏宗亲会黄裕祥辅导主席、各孔子学院院长、各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机构领导、各省汉考分考点、印中媒体记者及学校师生等300余人出席。亿乐荣电视台、大爱电视台和美都电视台作为合作媒体、艾孚语言中心提供翻译机一部,对本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
  6月16日,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周侃临时代办出席闭幕典礼并致辞,他称赞每个选手的汉语都说得非常好,表现都非常棒!周侃代办表示,20多年来,“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印尼不断发展壮大。我们高兴地看到,关注、参与“汉语桥”的印尼年轻人越来越多,参赛选手们的中文水平越来越高。这充分体现出印尼年轻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也充分反映出中印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中印关系一年比一年好。
  周侃代办谈到,语言是很神奇的东西。它既是文明孕育的璀璨结晶,又是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掌握一门语言,就找到了一把打开文明大门的钥匙,架起了一座文明沟通交流的桥梁。因此,学好汉语,就可以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文化,更好地促进中印两国人民的心意相通。
  印尼驻华大使馆李健教育文化参赞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自己最初从不愿意学习中文到来到中国学习后,越来越喜欢和热爱中文的学习经历。通过参加“汉语桥”活动能拓展国际视野,并增进了解。通过学习汉语,参加“汉语桥”活动架起印中教育、经济以及印中两国政府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雅协蔡昌杰主席在致辞中表示,“汉语桥”作为连接印中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印尼青少年走近汉语、了解中国,更是在推动华文教育发展的路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雅协承办汉语桥比赛二十多年来,非常欣慰地看到选手们的中文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舞台上更是展示了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历程。
  孙尚斌行长在致辞中谈到,“汉语桥”不仅为广大汉语学习者提供展示自我机会,也为两国青年搭建交流友谊的桥梁,从而带动更多印尼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为中印尼友好交流添砖加瓦。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与雅协有着良好的合作,一直以来支持印尼学生留学中国及汉语推广。为留学中国学生提供便捷优惠的跨境金融服务,也为优秀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穆尔尼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讲到,每年在印尼各所学校之间举办的中文比赛,旨在促进中国14多亿人口和印尼3亿多人口这两个人口大国在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科技、旅游、文化、教育等各领域方面的合作,而语言是促进两国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我们相信,了解并学习两国人民的语言和文化必将促进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共同发展。
  “汉语桥”印尼赛区总决赛大学和中学组比赛由笔试、演讲、即兴问答和才艺展示四个环节组成,小学组分演讲和才艺展示两个环节。来自印尼13个省84名优秀选手齐聚一堂。经过三天激烈角逐,东爪哇新中三语学校的林贞伶(AYUMI REIJOVITA LIEM)获得小学组一等奖,王丹获得小学组优秀辅导老师奖;苏北省棉兰南洋之晖学校的黄筱媃(VANESSAJINGGA)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华春桑获中学组优秀辅导老师奖;苏北省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的詹晓艳(SILVIAMELLISA)获得大学组一等奖,黄子恩获得大学组优秀辅导老师奖。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印尼参加在中国举行的“汉语桥”比赛全球总决赛。
  本次活动邀请到的各位评委分别是,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处秘书丁珊、印尼教育、文化,研究和技术部教师培训中心温木兰、培民国际学校华文部督学吴丽娟、励志二校中文部主任丘永泉、语合中心赴印尼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管理教师李玉立、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印尼方院长FERI、励志二校中文部主任丘永泉、雅加达国立大学汉语教育学月刊编辑AYUTRIHARDINI、达尔玛博修达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古蒂妮(POPPY)。“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印尼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参赛人数和省份不断增加,充分显示了印尼青少年积极学习中文的热情,更是在印中两国人民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希望“汉语桥”比赛能不断推动两国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注入新活力,共同谱写印中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卢鹏供稿、余文琼、余文玫、傅维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