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电 题:他用三个变化,形容出海的11年
从中国到蒙古国,从建筑到能源,蒙古国乌海商会会长、南戈壁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金生赴蒙古国工作生活11年,他在当地管理公司、成立商会、参与社会事务,扮演着商人、友人、亲人的不同角色。
日前,徐金生接受侨商道连线采访,讲述他在不同角色中的心路历程。
赴蒙经商,从急于求成到谨慎出手
2013 年,徐金生前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创业,他回忆道:“当时交通不方便,对产品的了解也不够,我从蒙古国购买的萤石未能达到国内标准,导致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亏损。”
在低谷期,徐金生得到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的帮助。他在那里熟悉了当地检测标准、政策法规,拓展了资源。他说:“商会给华侨华人提供了抱团取暖,解决出海难题的空间。我愿意把这些经验传递给更多人。2018年,我成立了蒙古国乌海商会并担任首任会长。”
彼时,徐金生已在建筑、电梯、矿产等行业深耕多年,并下决心参与到南戈壁集团的收购中。“那时候我心态转变了很多,购买萤石时的急于求成给了我很大的教训,这次收购特地找了专业律师团队,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才决定出手。”
融入当地,从怀疑到肯定
“收购后,公司大部分员工对我们持怀疑态度。”徐金生介绍,公司里,蒙古籍员工占84%,他们能歌善舞,周末常组织户外活动。
“我尽力融入其中,即便在某些活动上技艺不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受到员工们态度的转变,我开始收到员工们去家中吃饭的邀请,慢慢变得和他们的家人一样,这让我更能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
徐金生称,从公司总部到矿山的营地要坐14个小时的大巴车,为了让工人有更好的工作状态,目前公司已经订购飞机,用于接送工人往返,这将把他们的通勤时间缩短到两小时。”
“我们与员工们一道,为当地的长远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收购前,南戈壁资源有限公司曾和蒙古国政府签定协议,约定每年都为当地种树。目前,这个约定仍在继续。我们把中国专家请到蒙古国,他们带着空中取水技术,在戈壁滩上种树,并取得成功。”徐金生说。
互利合作,从共建铁路到共享未来
2023年,徐金生的公司以参股投资40%的方式,参与建设蒙古国首条以国际标准轨距1435mm(中国使用的也是国际标准轨)建设的跨境铁路项目。
这条铁路将连接中国策克口岸和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徐金生表示,铁路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运力,让华商的信心更足。
“蒙古国和中国山川相连,拥有古老的历史纽带,两国将长期睦邻友好、互利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下,在蒙华商将共建更多项目、共享更多机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