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攜手港澳共建「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 編研灣區航運指數

目前廣州港集裝箱航線達到268條,圖為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方俊明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建設廣州國際航運樞紐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下稱《行動計劃》)正式印發。廣州市港務局今天(6日)表示,《行動計劃》提出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功能,拓展與港澳在信息共享、業務監管等方面的對接與合作,並擴大出口「灣區一港通」覆蓋範圍;同時,攜手港澳共建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支持廣州航運交易所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航運指數編研工作。

廣州港多項指標達到全球、全國前列

據了解,目前廣州港多項指標達到全球、全國前列,貨物吞吐量由2020年6.36億噸增長至2023年6.75億噸,世界排名第5;集裝箱吞吐量由2020年2351萬標箱增長至2023年2541萬標箱,世界排名第6。據去年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廣州保持全球第13位,在中國國內僅次於上海、香港、寧波舟山。去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貨運港口績效指數」,廣州港在全球貨物吞吐量前十港口中位列第三。

數據顯示,目前廣州港集裝箱航線達到268條,近三年新增外貿班輪航線42條;已開通「穿梭巴士」航線73條,覆蓋往來珠三角、西江、北江主要內河碼頭。同時,建成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南沙港區四期;開通琶洲港澳客運口岸,填補了廣州中心城區水上跨境口岸空白。而廣州港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在去年分別達6.75億噸、2541萬標箱,世界排名分別第五、第六。

拓展與港澳信息共享 擴大「灣區一港通」

廣州市港務局局長孫秀清表示,《行動計劃》將以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為目標,以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為牽引,提升廣州國際航運樞紐能級,推進「臨港經濟區」建設,健全重點產業鏈群。到2026年,力爭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達到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700萬標箱;商品汽車吞吐量達到160萬輛,港航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50億元人民幣。

在深化開放方面,廣州將進一步完善口岸功能,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功能,拓展與港澳在信息共享、業務監管等方面的對接與合作。積極開拓外貿班輪航線,擴大出口「灣區一港通」覆蓋範圍,將覆蓋範圍拓展至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等廣東省更多支線碼頭,積極拓展進口「灣區一港通」。

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港航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行動計劃》提出,發揮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功能,要攜手港澳共建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加快拓展航運交易、航運指數研發等服務功能,增強航運要素資源配置能力。支持廣州航運交易所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航運指數編研工作,積極推動航運指數期貨品種研發上市進程,持續發布珠江航運運價指數。支持廣州航運交易所建設港航資訊中心和經濟監測中心,提供高質量航運信息諮詢服務。

為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港航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提出要完成南沙港區五期工程、廣州港20萬噸級航道項目的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同時,推進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總裝基地配套碼頭、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筒倉三期、南沙國際港航中心工程建設。謀劃南沙港區六期、國際通用碼頭二期、南沙郵輪母港二期等遠期規劃項目。此外,鼓勵全球領先的國際船舶檢驗機構入駐,支持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大灣區仲裁中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