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电(范宇斌)既是“外来客”,又是“东道主”,这是华商企业(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企业)参加进博会时的独特感受。他们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这场全球盛会,进博会也为华商企业成长打开了机遇之门。进博会越办越好的背后,华商企业与进博会“彼此成就”。
感情深厚的“东道主”
“每年参加进博会既是明智的商业考虑,背后也有着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表示,7年来,金光集团APP一直如期奔赴“进博之约”。“我们把进博会看作每年最值得期待的盛会,我们既是‘外来客’,也是‘东道主’。”
进博会的举办为包括金光集团APP在内的华商企业提供了展示自我、对接国际资源的平台。
拥有逾百年历史的老牌华商企业正大集团,1921年成立于泰国,1979年进入中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已在中国设立企业600多家。
历届进博会都有正大集团的身影。“进博会为正大集团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CEO谢毅分析说,一方面,进博会深化了正大集团“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战略;另一方面,进博会吸引了全球采购商和合作伙伴,有助于正大集团开拓新市场渠道和寻找新合作伙伴。
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穆彦魁同样对进博会感情深厚。他说:“这是一个由‘中国搭台、世界共享’的平台,我们见证着进博会越办越好,进博会也扩宽了我们的业务发展。”
菲律宾晨光有限公司是已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上好佳”品牌的创立者,从1946年在菲律宾马尼拉起步的小型家庭手工作坊,到1966年扩转为有限公司,再到1993年在中国投资设厂,“上好佳”的品牌知名度越打越响。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学理是在菲律宾出生和长大的第三代华人,在他的主导下,菲律宾唐人街、“菲华三宝”等元素被“搬”到了进博会的展台上。在他看来,参加进博会坚定了上好佳扎根中国的信心。
融入中国的“快速路”
从“全球展会”到“世界平台”,进博会圈粉全球华商企业。华商企业深度参与进博会,也拉近了住在国与中国的距离。以参展进博会为契机,华商企业加速融入中国市场,共享中国机遇。
金光集团由印度尼西亚知名华人黄奕聪于1938年创立,旗下的浆纸业集团APP早在1992年便进入中国,如今APP的产品和业务遍及全球。
“进博会不仅帮助印尼企业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也是通向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快速路’。”翟京丽表示,进博会是展示产品和技术的舞台,更是了解中国投资政策、寻找合作机会的重要窗口。过去6年间,APP在进博会上收获的意向订单总额超过7亿美元,这充分展现了进博会国际采购功能的强大动力。
“中国有一句话叫‘水涨船高’。”在谢毅看来,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释放,正大集团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业绩,农牧食品、商业零售、制药、地产、金融等业务有了长足发展,投资区域遍及所有省份。
除了助力自家企业把握进博机遇,华商企业也积极为住在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牵线搭桥。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施学理抽出更多时间为菲律宾食品“代言”。
菲律宾被称为“太平洋的果盘”,香蕉、芒果、木瓜等丰富的热带水果畅销全球。施学理表示:“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潜力对菲律宾企业极具吸引力。资源共享、市场联通,中国市场就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和大家的市场,中国所提倡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为菲律宾企业的发展创造无限商机。”
连接世界的“架桥者”
7年来,华商企业与进博会共同书写开放合作、共享未来的新篇章,依托进博会溢出效应,华商企业快速走向全球各地,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架起一座座桥梁。
让施学理念念不忘的是,上好佳在首届进博会上偶遇了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带队的政府代表团。接触后,上好佳在乌兹别克斯坦置地建厂,正式投产该项目。他直言:“这样的机遇可遇不可求,而这正是进博会带给我们的惊喜。”
从一个生产休闲食品的企业成长为多元化的跨国食品集团,如今上好佳正在积极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场,在更多国家组建产品线,把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作为华商,我和父辈一样,始终对中国抱有充分的信心,期待从上海出发,收获更多的惊喜。”施学理说。
不仅组织26个业务板块参加第六届进博会,还发挥华商企业优势,帮助中国各地特色优质产品销往全球,形成了正大集团的“双重奏”。
谢毅表示,正大集团“买全球,卖全球”,十分希望能够协助更多中国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我们愿意发挥资金、技术、文化融通等优势,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多领域合作搭建桥梁和纽带。”
在翟京丽看来,持续参加进博会也是倒逼企业提升自身发展进步、拓宽商业版图和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翟京丽说,“未来,我们可以帮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市场与商机。”
虽然华商企业的进博体验各不相同,但参加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已是他们的共同约定,华商企业与进博会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故事未完待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