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蛇年春节不寻常,作为东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最热门的话题却没绕开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简称AI)。除了央视春晚机器人“手绢舞”令世界震惊外,另一个无疑是DeepSeek火爆出圈,掀起一场中美AI摩擦的轩然大波。
继上个月小红书在美下载量占据榜首之后,DeepSeek近日在美丽国的下载量也居榜首。不单如此,DeepSeek在性能方面还表现出超越ChatGPT的应用反馈,最重要的是DeepSeek还是免费应用,源代码也对外开放,更令美方炸裂的是DeepSeek模型训练支出仅为600余万美元,仅为OpenAI训练ChatGPT费用约十二分之一。
包括华尔街分析师也认为,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AI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了跃升,首次打破了由美国主导的AI市场格局。中国加入全球AI战团后,2025将进入“AI新时代”。
1月27日,特朗普对DeepSeek进行了正面评价,并呼吁美国科技界要保持竞争力。可一天后的28日,美方态度发生大转弯,多名官员称DeepSeek有“偷窃”美国技术的嫌疑,宣称正对DeepSeek开展国家安全调查。
白宫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大卫・萨克斯声称,基于AI中的“蒸馏”技术,他认为DeepSeek是从OpenAI的模型中“偷窃”产生的成果,但他并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证据。紧接着,自29日以来,一大波来自境外的黑客团体开始天量攻击DeepSeek后台服务器,DeepSeek被迫宕机,暂时无法提供服务。更有分析人士称,限制DeepSeek在美国本地下载的禁令可能很快出台。
AI代表着未来。包括中美在内,诸多国家已经把发展AI列为国家战略,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郑永年教授评论说,自冷战“核威慑”以来,“核+AI”开始成为未来世界的新威慑力量。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无法绕开AI,谁会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又能站在AI道德制高点上?这都是中美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从美国对待DeepSeek事件的前后态度来看,不禁令人想起100多年前西方曾炮制“傅满洲博士”的故事,细思极恐,需要引起警惕。
“傅满洲博士”是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1883-1959)在其系列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反派人物,傅满洲博士是一个有东方血统的混血儿,小时候曾留着长辫,熟读四书五经,从小足智多谋,出国留学后,又很快掌握西方前沿知识,并拿到了西方大学的哲学、科学、医学等四种博士学位。但罗默笔锋一转,编出大量故事描述“傅满洲博士”利用掌握的这些高明知识,不断“巧妙”地危害西方社会文明,向读者呈现一个集东方民族所有残忍、狡诈、邪恶于一身的恶魔形象。
这个小说传播较广,很快成为大多数西方读者对中国人的基本印象。小说爆火后,又被搬上好莱坞的银幕舞台,从1924年《傅满洲博士之谜》上映开始,西方相继拍摄的电影还有《傅满洲博士归来》《龙之女》《傅满洲的脸》《傅满洲的面具》《傅满洲之鼓》《傅满洲的十三个未婚妻》《傅满洲复仇记》《傅满洲之血》《傅满洲的城堡》《傅满洲的奸计》等共达十四部之多,中国被在全球范围内丑化,此后“傅满洲博士”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黄祸”代名词,充斥着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和种族主义。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经典形象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未全面消除。如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美西方在2021年间曾大肆炒作“中国病毒”就隐含着“傅满洲博士”的遗毒。
当中国AI技术有超越美国之势,“中国威胁论”必然会再次成为西方舆论场上的炒作焦点。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关于中国强大是因为“偷了”美国技术的论调一直未停止过,“小院高墙”的科技封锁和拉帮结派的地缘政治不断加剧。西方如果想在世界市场中压制中方,必然会做舆论文章。从目前西方对DeepSeek的负面评论来看,主要集中在技术安全质疑、市场竞争恐慌以及意识形态围剿三大方面。
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模式对美国AI资本产生了深远影响,造成美股龙头市值大跌。一旦推理大模型调用进入平价时代,美国AI资本泡沫将有破裂的风险,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AI技术鸿沟会迎来填平的曙光,美国AI威慑统治全球的战略野心就会破产。
当然,美国AI资本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抛出新招旧数。连总统选票都可以采用大数据引导舆论投票,用AI技术生成和传播大量针对他国负面信息和内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美方以“数据安全”“国家安全”为由,加大指责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的缘由,充满国别歧视和对进步的偏见,“傅满洲博士”又会回来的。不过,今天的中国早已经不是甲午战争时候的晚清,“傅满洲博士”应该会失望的。正如DeepSeek在网友提问中,针对指控回应道:此刻的喧嚣,不过是新世界的胎动。
(图片来源网络)
(南方海金所系列丛书,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