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循财总理首战到反对党布局,新加坡大选七大看点全解析!

2025年全国大选正式启动,预计将有多达11个政党的准候选人,在接下来两个多星期全力冲刺,争取选民支持。这不仅是黄循财总理首次领导人民行动党出征大选,也是新加坡在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升高的背景下,举行的一场重要选举。《联合早报》为读者盘点本届大选的七大看点。

本届大选的选举结果,将被视为黄循财总理上任后的首张成绩单。 (叶振忠摄)

黄循财总理接班后首次大选

本届大选是黄总理首次挂帅,以秘书长身份率领行动党争取选民支持。选举结果将被视为他上任后的首张成绩单,外界关注的不只是行动党的得票率,还包括会否有更多选区落入反对党手中。

回顾过去,1991年大选,时任总理吴作栋首次带领行动党参加大选。那一年,反对党赢得三个新的单选区,行动党的全国总得票率也从前一届大选的63.2%,略降至61%。

2006年,李显龙总理主政后的第一个大选,行动党得票率降超过八个百分点,至66.6%。

为了亲自接触新加坡人,听取民意,黄总理去年5月接任总理后,隔月便开始走访全国不同选区,包括今年3月到工人党管理的阿裕尼集选区和盛港集选区。

黄总理在2024年底举行的行动党干部大会上说,多数新加坡人既希望行动党继续组织政府,又想看到国会里有更多反对党;行动党想要长久地为新加坡人服务,但绝不会假设不会有换政府的一天。

他当时承诺:“我向大家保证,无论前方有什么挑战,在我任内,我将竭尽所能赢得国人的支持和信任。”

暌违10年再办实体群众大会

网络助选更成熟

选举群众大会是政党在大选中争取选民支持的重要平台,演讲内容向来备受关注。时隔10年再次举行实体大会,会否重现过去的热闹气氛,各政党又会抛出怎样的犀利言辞?

上一届大选,实体群众大会受冠病疫情管控措施限制无法举行,各政党只能移师虚拟空间,在互联网上举行助选活动。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2月18日在国会回答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的提问时透露,本届大选预计每个集选区将有两处可供申请的选举群众大会地点,每个单选区则会有一处。另外,还有场地可用于举行午餐时间的群众大会。

2015年大选,人民行动党惹兰勿刹集选区竞选团队9月9日在文庆路第4座组屋前草场举行选举群众大会。行动党支持者拿着扇子和气球为候选人打气。(档案照片)

2015年大选,工人党9月9日在勿洛体育场举行东海岸集选区选举群众大会,现场聚集大批来自不同地区的群众,把体育场挤得水泄不通。(档案照片)

可用于举行选举群众大会的地点,将在提名日的提名流程结束时公布。这样的安排与2011年和2015年大选的情况一致。

随着社交媒体日益普及,网络助选活动在这届大选预计会更成熟。“人民行动党之友”的网红和艺人会否在脸书、TikTok和YouTube等平台上助选,值得留意。

不少人也还记得工人党在上届大选推出的视频与网络直播节目;至于新加坡民主党,位于武吉巴督的新总部设有摄影棚,可录制网络节目,预计将在这次选战中派上用场。

推出超过30个新面孔

行动党加快更新脚步

行动党这一次推出超过30个新面孔,占下一届国会97个议席的至少三成,人数和比例都是近几届大选中最高的。

这意味着,有好些政务官和后座议员将引退,让位给新人。

黄总理在去年的行动党干部大会上,强调推动行动党更新的重要性。

他说,新人上岗后很难直接成为部长,因此须让他们趁早开始积累经验。行动党迫切需要引进新的年轻候选人,以确保领导班子的延续性,最终组成新加坡的下一届领导团队。

人民行动党新面孔、财政部前司长罗守恩(右一)被视为具有潜能成为新加坡第五代领导团队的成员。(海峡时报)

近期出现的新面孔就包括了几名较年轻的高级公务员,如财政部前司长罗守恩,及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前司长吴函燕,两人都不到40岁。

与此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地缘政治局势,有政治观察员预测,在安全和防务领域经验丰富的第三代部长可能多留一届。截至4月15日,现年66岁的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已确定争取连任。

黄总理如何在更新与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是这次大选的看点之一。

走出“舒适区”扩大蓝色版图?

工人党党魁毕丹星动向成焦点

2011年,工人党前党魁刘程强走出他坚守20年的后港区,率领团队攻下阿裕尼集选区,创下反对党首次赢得集选区的历史性突破。

时至今日,工人党已稳居国会最大反对党之位,拥有10个议席。除了后港区和阿裕尼集选区,工人党在2020年大选中再下一城,成功夺下新划分的盛港集选区。

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左)会否仿效前党魁刘程强走出“舒适区”,带领另一支团队进攻其他集选区,引人关注。由工人党主席林瑞莲领军,助工人党再攻下一个集选区,也不无可能。(海峡时报)

工人党的中期目标是在国会中赢得至少三分之一议席,打破行动党长期以来的绝对优势地位。

目前,阿裕尼集选区由工人党领导层组成的“第一战队”驻守,议员包括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主席林瑞莲、副主席费沙及中委严燕松。

毕丹星是否会在本届大选中,仿效刘程强当年的做法,走出“舒适区”,带领另一支团队进攻其他集选区,推动工人党朝三分之一议席的目标更近一步,相信是许多选民关注的焦点。

若身为国会反对党领袖的毕丹星最终选择留守阿裕尼,那另一个可能的做法是由林瑞莲领军,助工人党再攻下一个集选区。

工人党可能竞逐的集选区都集中在东部,包括东海岸、淡滨尼,及马林百列—布莱德岭等。

新加坡前进党如何继续吸引选票

行动党前议员陈清木医生在2011年参加总统选举,以不足半个百分点的微差,败给了最终赢得选举的陈庆炎博士。2019年,他创立新加坡前进党,并在隔年大选,领导这个新政党取得不俗的成绩。

那一届大选,陈清木率队出战西海岸集选区,凭着个人魅力,几乎攻下行动党这个西部的铁票仓,让与他一同参选的梁文辉和潘群勤成为非选区议员。

本届大选,“陈清木效应”能否继续发挥作用,非选区议员梁文辉的争议会否影响前进党的赢面,是令人关注的焦点。图为前进党主席陈清木(右二)、秘书长梁文辉(左一)及第一副主席潘群勤(右一)日前走访蔡厝港。(邬福梁摄)

85岁的陈清木虽早在2021年就交出了前进党秘书长的棒子,改任主席,但他仍是党内灵魂人物,也是人们焦点所在。本届大选是前进党第二次参选,他已表明将再度出征。

若要成功赢得议席,除了靠“陈清木效应”外,选民在决定是否继续支持前进党时,也会评估两名非选区议员过去几年在国会的表现,以及他们能否提出具说服力的政策替代方案。

选区大洗牌加上更多反对党

多角战参选者会否失掉按柜金

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调整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选区,总共增加11个新选区和取消九个选区,使得一些反对党必须调整参选部署。与此同时,本届大选工人党预计扩大参选范围,加上预计会有11个政党参选,使得多角战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综合各反对党目前的参选意愿,可能出现多角战的选区包括惹兰加由区、三巴旺集选区、淡滨尼集选区,以及宏茂桥集选区。

其中,惹兰加由或许会出现罕见的五角战,淡滨尼则可能会有四角战。在三巴旺和宏茂桥,已分别明确表态参选的新加坡民主党和国民团结党,以及人民力量党和新加坡统一党,如果在提名日之前无法达成协议,则会出现三角战的局面。

新划分的惹兰加由单选区,可能出现罕见的五角战。人民行动党预料将派出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志明上阵。图为国务资政李显龙(右一)与黄志明(白衣)日前走访选区。(蔡家增摄)

坊间普遍认为,多角战爆发将对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有利,因为反对票将被分散。不过,政治学者日前受访时指出,只要参选的包括有吸引力的反对党,其他小党只会输掉按柜金,不存在分散选票的问题。

根据选举条例,参选者无法赢得超过12.5%的选票时,他们的按柜金将被没收。本届大选的按柜金与2020年大选相同,即每一名参选人1万3500元。

负面新闻会如何影响选举结果

第14届国会现有六个议席悬空,其中五个与朝野政党近年接连爆出负面新闻有关。这些负面新闻会不会左右选民的投票决定、会不会成为攻防议题,值得关注。

这些负面新闻包括:2021年工人党盛港集选区前议员辣玉莎在国会撒谎,以及2023年人民行动党的国会议长陈川仁与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钟丽慧的桃色新闻,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议员贝理安与党员佘雪玲闹出婚外情退党和辞去议席,以及行动党的交通部长易华仁因以公职人员身份索取和收受物品与好处被贪污调查局调查而辞职。易华仁最终被提控,认罪后被判一年监禁。

2025年2月,国会反对党领袖、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也因为在国会特权委员会调查辣玉莎事件的听证会上撒谎,被法院裁定作伪证罪名成立,两项罪名各罚款7000元,未触及罚款1万元的议员资格撤销红线。毕丹星已表示要上诉,但这起案件可能削弱选民对工人党的信任。

新加坡前进党的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则于2024年在一则脸书贴文中,不实指控政府未为一对陷入困境的夫妻提供足够经济援助,接到《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办事处发出的更正指示,使他辞去前进党秘书长的位置。3月再度当选前进党秘书长的梁文辉,会不会因为接过更正指示而公信力受挫?

华人号: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