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丽神话!浙产电影《白蛇之恋》逢蛇年在亚洲首届艺术电影节金榜题名

国际日报澳门讯(通讯员何佳、记者竺从榕)千百年来,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传说早已广为流传、世人称颂的千古佳缘……

此次,首届亚洲艺术电影节,在中国澳门举行,电影《白蛇之恋》获得了最佳戏曲片提名奖。此片曾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最佳戏曲片奖”。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

这部电影由白娘子和许仙爱恋地西子湖畔的麟皓文化与浙江小百花剧团、杭州市委宣传部、雪窦山旅游集团等 联合拍摄。历时三年倾力打造的戏曲电影。《白蛇之恋》上映后,以其独创的演绎风格和高超的演技,深受各界广泛好评。

一、反传统人物人性化新塑造。

一直以来,舆论普遍视法海大和尚为道德伦理的化身,而视白蛇、青蛇为妖孽。在许多艺术作品中,法海就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权威的封建势力代表,但在《白蛇之恋》中,影片创新地给予了法海大和尚人性化的新塑:大灾之时,救助难民等,人性的演绎影片就更富有真实感,观众更易接纳。

二、白蛇下凡之说有新意。

传说中的白蛇,是不甘云雾深山修炼的寂寞,动了凡心,才携青儿进入凡间。但在《白蛇之恋》中白蛇是为答谢救命之恩,寻恩人、报恩情,来到人间,这个创新较好。由此,铺绎出的生死之恋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接受。

三、白蛇、青蛇等扮演者高超入微的演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缘于西湖雨“作伐”而邂逅,由开药铺救治百姓疾病而相知,这才有受法海算计而惊变白蛇,使许仙晕死——亦由此而延伸出白蛇不顾生死安危,亲探昆仑“求仙草”的非常之举重场戏。源于白蛇真爱,许仙死而方得复生,竟又被法海禁锢于金山寺的困顿下,白娘子救夫心切,亦不顾怀孕在身,苦苦哀求又无果,只得硬下心,毅然决然在青蛇的助力下,水漫金山,触犯天条。戏曲片的唱、念、做、打,作为以“诗化柔美”著称的越剧艺术来说,展示出的身段,入情、入境,实为难得。白蛇、青蛇,两位演员全然沉浸在角色中,扣动着观众的心弦!尤其令观众感怀的是白蛇那份对恋的笃诚、对爱的执着,对法海舍身挑战!令人动容。不能不是高潮戏,不断的断桥之“约”更为感人。

白蛇与许仙、白蛇与青蛇、大难之下的性格与情感的碰撞、爱与恨的喷泄、亦令剧中人欲罢不能。悲情之中,白蛇斥责信谗言、疑盟誓的许仙,青儿悲憤之下要杀忘恩负义的许仙,许仙则愧悔莫及、深深自责……三人无不情真意切,都不能自已!内心的宣泄是无可遏制的,亦不能不是叩击观众心灵的!

白蛇、许仙、青蛇三人性格的揭示、人物的塑造,至此,基本完成。

四、雷峰塔之倒符合观众期盼。

法海蛊惑天庭,骗得金钵,吸得白蛇,化作雷峰塔镇住“妖孽”白蛇。雷峰塔中被镇压着的白蛇,似乎孤苦伶仃,她却不弃初衷,不悔与许仙、与凡尘人间的恋情,唱腔凄婉,与塔外痴情守望的许仙,形成“恋”的对应,亦能催人共鸣。雷峰塔之倒,是必须,亦必然的,是民间百姓相共的企盼。许仙真情感动了天庭,于是乎镇压住白蛇的雷峰塔在天人相和的悠悠笛声中,婴儿的一声啼哭使塔轰然倒塌,白蛇得以与许仙团聚,重启新生,这一笔让观众感动不已。

就人物而论,白蛇、许仙、青蛇以及法海,成就传说,成就《白蛇之恋》。当然,《白蛇之恋》,对于这四位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角色各自的定位,是准确的——许仙的书生气,可喜可恼,白雪女扮男装饰演的许仙在电影里非常出彩;青蛇嫉恶如仇、敢爱敢恨,梅花奖得主赵海英一身扎实的功夫,将人物表演的淋漓尽致;法海的自持与老到,由中生代艺术家许杰扮演,听说在寺院拍摄期间,礼佛的香客一见着袈裟的许杰,就跪地下拜,由衷敬仰。之后,好久他都感觉自己与禅师之间有很深的关系;影片中尤其是白蛇的扮演者,是编剧张力文老师,她用两年时间潜心创作了电影剧本,将身心融入到了这部电影。她嗓音甜美、扮相颇与白娘子相融洽,曾工闺门旦且能开打,有招有式,殊为难得。这部电影编剧张力文老师说:一部剧作没有好的作曲还是欠缺的,本片唱腔、作曲特别好听。作曲大师刘建宽 花了2年的时间,熬夜精心作就,因此每一个人物的唱都非常动人。此影片观众能入戏、共鸣、易感悟。不能不说《白蛇之恋》是一部难得的电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