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致力于全民金融包容化 现已有76.3%人口拥有银行账户

根据我国经济统筹部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有76.3%的民众在正规金融机构开设银行账户,这一数字显示出政府推动金融服务普及工作的显著进展。

在2025年5月6日的线上“印尼金融包容峰会”(IFIS)上,经济统筹部贸易与数字经济协调副部长阿里(Ali Murtopo Simbolon)指出,目前已有76.3%的全国人口在正规金融机构拥有账户。此外,正规金融服务的使用水平也有所提高,已达到总人口的88.7%,而全国金融素养水平也提升至65.4%。

“金融素养的提升意味着我们正逐步迈向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具备金融知识的社会”。

根据《国家中期发展计划》(RPJMN)和“全民经济运动”(EPAGEM)的目标,政府计划在2025年让91%人口拥有正规账户,2029年达到93%,并在2045年实现98%的普及率。

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特别强调加强对金融服务仍然不易接触人群的关注,包括女性、残障人士、微型与小型企业经营者、以及偏远和边境地区居民。阿里指出,我们必须优先扩大对那些传统上被忽视群体的金融服务覆盖。

尽管全国平均数据不断提升,但政府承认各地区之间仍存在明显的金融包容差距。2022年数据显示,66%的省份已经达到国家设定标准,11%接近达标,另有23%仍需集中扶持。

为应对这一挑战,政府制定了《金融普惠地图研究》作为实施工具,适用于全国552个地区的“地方金融服务接入加速小组”(TPAKD)。此外,经济统筹部还联合金融服务管理局(OJK)、国家发展计划机构(Bappenas)及其他相关方开发“地区金融接入指数”(IKAD),以更全面衡量金融服务的可用性、使用程度与渗透深度。

IKAD现已成为国家金融普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评估区域间金融服务的一致性,并推动地方层面的政策落地。政府设定目标,到2025年全国91%的地区将达成包容性金融覆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