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计划调整燃油进口来源,逐步减少甚至终止对新加坡的依赖,转而从中东国家和美国进口。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巴赫利尔(Bahlil Lahadalia)于本周5月9日在雅加达表示,我国目前约54%至59%的燃油进口来自新加坡,但这一格局即将发生重大转变。
巴赫利尔指出,经过对全球市场油价的评估后发现,新加坡的燃油价格与中东国家相差无几,且后者拥有更大规模的运输能力与储备潜力。因此,政府决定在未来几个月内分阶段实施进口来源的转移。
“我们已经不再只是‘考虑’,而是几乎确定将从其他国家进口燃油,不再依赖单一来源”。
他补充称,国家石油公司 Pertamina 正在建设更大规模的港口与码头设施,以便接收来自远距离国家的超大型油轮运输。“新加坡的油船相对较小,这是我们调整的原因之一。我们正在建造大型码头,以实现一次性大批量运输,提升效率并降低风险。”
除中东国家外,美国也将成为我国燃油与液化石油气(LPG)的重要供应国之一。巴赫利尔透露,这一合作是印尼与美国双边谈判的一部分成果,两国已就包括原油、燃油、LPG等多种能源产品达成协议。
目前,我国从新加坡进口的燃油比例已降低至50%–60%。巴赫利尔表示,未来这一比例可能降至零,完全取决于进口渠道切换的进展情况。
在解释政策调整动机时,巴赫利尔坦言,从地理上讲,新加坡作为邻国,价格理应更具优势,但实际上价格并不低。这使我们重新思考是否值得继续依赖一个价格无优势的邻近国家。他还指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考量也是推动此次政策转向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为国家创造更多战略平衡。”
此外,这项政策也是巴赫利尔上任后持续审查进口结构的结果。“自我担任能源部长以来,就一直在评估各种进口产品,尤其是燃油。此次调整是在深入考量后作出的决策”,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