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低迷 今年国家预算赤字恐突破安全上限

由于经济增长乏力与税收收入持续疲软,我国今年的国家预算(APBN)赤字可能超出原定目标。这一状况引发各界对国家财政稳定性的深切担忧。

政府原本设定2025年预算赤字上限为616.2万亿盾,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3%。然而,目前经济放缓趋势持续至2025年第一季度,消费与投资动力不足,导致国家主要收入来源——税收出现严重萎缩。

根据国会第十一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国家税收仅达451.1万亿盾,同比下滑27.73%。对此,帕拉玛迪那大学(Paramadina University)经济学家维贾延托·萨米林(Wijayanto Samirin)直言,这样的财政表现已进入“黄灯”警戒,甚至趋近“红灯”。

“如果税收持续不振而政府又没有进行大规模开支削减,那么2025年预算赤字可能会突破3% GDP的警戒线”。

他还指出,我国的主要税收来源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这两个领域对整体经济增长高度敏感,若经济继续疲弱,2026年的财政压力将延续。

与此同时,印尼宝马达银行(Permata Bank)下属经济研究机构 PIER 也预测,2025年赤字比例将扩大至GDP的2.75%。该行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法伊萨尔·拉赫曼(Faisal Rachman)表示,即使国家收入减少,政府也不会明显削减支出,以维持经济增长势头,这将加剧财政赤字的扩大。

法伊萨尔补充说,2026年的财政状况将取决于政府推动的经济结构改革以及“Danantara”国家项目的执行效果。如果这些计划能够带动就业与非税收入(PNBP)的增长,则财政状况有望改善。

面对日益严峻的赤字问题,财政部长穆莉亚妮(Sri Mulyani Indrawati)则呼吁公众和市场不必过度恐慌。她指出,截至2025年3月,赤字为104.2万亿盾,占GDP的0.43%,仍处于预算目标范围之内。

“这只是阶段性表现,赤字规模仍在我们的设计目标之中”。

财政部副部长苏阿哈希尔·纳扎拉(Suahasil Nazara)也重申政府的承诺,我们致力于保持财政可信度,将赤字控制在3%以下,并确保2025年初已启动的预算效率改革能够支持国家发展计划。

 

 

 

免责声明:本网旨在传播资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涉及阁下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网(guojirb666@gmail.com),我们将及时作删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