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展”逆风破局
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正式落下帷幕。
三期过去,本届广交会用胜于雄辩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第一展”的实力:截至5月4日(下同),近2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3%;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新产品102万件;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这段时间以来,广交会展馆人潮澎湃、交易不歇,全球客商对中国投下信任票,用真金白银为“中国制造”买单,彻底打破美国试图用关税壁垒孤立中国的幻想。

满载而归的采购商们合影留念。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钟志辉 摄
“中国制造”受追捧
本届广交会一开幕,就频频以爆棚人气在社交媒体上出圈:开幕前已有超过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截至5月4日共有28.8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增长17.3%;共有140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17.6%;到会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人气即财气,本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在这里,不难找到“中国制造”依旧受到追捧的关键:高科技、好设计、高质量发展。“广东制造”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高科技让世界聚焦中国造。
本届广交会的智能化相关展区、专区参展企业数量超1100家,现场展示智能产品32万件,高科技成为“中国制造”领跑全球的第一密码。
在一期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46家顶尖机器人企业带来了500多款产品,具身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机器狗等身怀绝技,吸引洋客商们纷纷掏出手机拍视频“打卡”,惊叹“‘中国制造’让科幻变成现实”“令人大开眼界”。
——“东方美学”引领全球风尚。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众多采购商被植绒渐变衬衫等新品吸引。
走进被誉为“藏宝阁”的广交会堂展示厅,陈列着众多CF奖(广交会设计创新奖)获奖产品。2024年CF奖共有来自51家广东企业的65件作品,“广东制造”占近半壁江山。来自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宛如“蜘蛛侠”走进现实,可在百米大楼外墙工作,能抗12级大风。
工业设计是价值链的源头、产业链的上游、创新链的起点,CF奖自2013年启动评选以来见证了“中国制造”的链式升级,2025年拟增加服务机器人、新材料及化工产品等类别。
——绿色可持续体现长期定力。
本届广交会尽显绿色之美,现场展示的绿色低碳产品达到88万件。“中国制造”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上与广大客商达成长期主义的共鸣。
“朋友圈”越来越大
本届广交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新老采购商到会人数分别超过17.17万、11.71万人,分别增长14.6%、21.4%。新兴市场仍是广交会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约18.75万人,增长17.4%,占比达64.9%。金砖国家采购商约7.24万人,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约6.48万人,增长6.9%。欧美采购商约5.19万人,增长3.4%。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广交会的购买主力。在意向成交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六成,是拉动成交增长的重要引擎。巴勒斯坦采购商阿什瓦克·阿布法哈第一次来到广交会,一天之内就找到了两家合适的供应商,当场签下两份女鞋采购订单。来自沙特的穆罕默德·马拉豪掷千金,在广东真豪星空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拍下140套星空屋的订单。
本届广交会累计举办1206场贸促活动和438场新品发布活动,举办734场“贸易之桥”贸促系列活动,帮助企业知风向、拓市场、促成交。
境外参展商通过广交会链接全球商机。在进口展区,年过七旬的泰国参展商坦雅鲁克坚持每年参展,因为这里有颇具潜力的新客户和友谊坚固的老朋友。来自埃及的NaNa secret纺织品公司带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床上用品,精致的拉舍尔毛毯、法莱绒毯、银狐绒毯等产品吸引了不少采购商驻足了解,本届广交会已达成了近1.45亿元人民币的意向订单。
全球客商不仅看好“买中国,卖全球”,更希望通过技术共研、投资等方式加深合作。
阿根廷采购商拉米罗在逛展之余马不停蹄地来到周边城市参观工厂。“我去过许多工厂,但这里的专业性令人惊叹。”在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拉米罗赞叹道。
内外贸齐发力
刚刚过去的4月,美国对华“关税”加征提升至最高245%;5月2日起,美国正式终止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面对重重挑战,外贸企业见招拆招,不惧关税大棒。
借助电商开拓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是最稳妥的做法。
广东凌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把直播间搬进了广交会现场,镜头下的展位人来人往,外国客商洽谈踊跃。
电商平台纷纷在广交会现场对外贸企业抛来绣球。京东集团宣布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政策”扶持计划,并成立出口转内销的项目组,深入产业带与外贸企业对接,提供全链路支持。美团举行2025美团外贸优品拓内销消费品专场对接会,与来自水海产品、蔬菜水果、调味品、休闲食品、酒饮等行业的100余家外贸企业对接合作意向。
也有企业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利用新业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从OEM向ODM、OBM转型升级,向价值链的高处攀登。
来自“中国瓷都”潮州,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推出自主品牌,从传统贸易中的代工生产者转型为“潮州制造”的品牌代言人,餐盘、沙拉碗、马克杯、保鲜碗等产品在海外热销。
为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本届广交会宣布除乡村振兴等展区(专区)全免展位费外,对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更好展现了“中国第一展”的使命担当。
第137届广交会线下展虽已闭幕,但数字化为展会线上扩容。本届广交会有来自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2.72万境外采购商在线上参会,参展企业店铺累计访问量437.37万次。广交会APP功能进一步优化,365天贸易配对持续激活潜在合作,累计下载安装超过32万人次,让广交会真正“永不落幕”。(南方+ 唐子湉 唐亚冰 刘倩 纪金娜 魏钰)
前4月广州白云机场离境退税申请单金额超1亿元

据广州海关消息,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文旅会展融合发展模式的推进,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据统计,今年前4月,广州白云机场海关验核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申请单超4600份、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约1.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49%。
据了解,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旅客在广州中转停留提供了充足时间,叠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发达的“空铁联运”网络,吸引了大量中转旅客转化为“深度游”消费者。(南方+ 刘倩 关悦)
山海粤韵引客来 美食民俗醉游人

汕头英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受访者供图
在粤西海边沙滩上,处处可见游人赶海踏浪的身影;在粤北生态景区内,名山秀水让游客沉醉其间;在粤东古城,游客徜徉在小巷古厝中,感受浓浓的潮汕文化……
“五一”假期,粤东粤西粤北各地景区景点以优美的山水风光、丰富的非遗民俗表演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文旅市场人气旺、活力足,假日经济持续火热。
“文旅+体育”
滨海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这个“五一”假期,滨海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海在城中、城在海上”,作为粤西城市湛江市区的滨海沙滩,“五一”假期,金沙湾举办了“天空之城”蓝天梦、“全民慢跑”AI智走秀、“五彩之夜”灯光秀等一系列精彩活动,用科技营造海边浪漫之旅。在湛江鼎龙湾海洋度假区,16公里欢乐海岸、水世界、海田汤泉,为游客提供多种亲水玩法。
来到阳江,在海陵岛大角湾景区内,游客在海水浴场内冲浪戏水;在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游客饱览海上森林奇景。在粤东汕尾,汕尾市城区滨海西沙滩海域,海上运动嘉年华活动热闹非凡。游客可以体验双体帆船、摩托艇、皮划艇、桨板等多种项目。
汕头的南澳岛也是海岛游热门目的地。全长33公里的南澳环岛公路串起自然之门、钱澳湾灯塔等景点,这条公路也被称为最美自驾精品线路。假期前3日,南澳入岛车辆超5万辆次,入岛游客2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生态+体验”
沉浸式感受山水之美
来到位于粤北的清远,清凉好玩的漂流活动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表演,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清远古龙峡、黄腾峡、玄真等漂流景区推出二至六折开漂促旅游消费活动。古龙峡景区假期前两日接待游客5.8万人次,同比增长267%,客源主要来自广东、湖南、广西、香港、澳门等地。
在粤北韶关,珠玑古巷、梅关古道、赤壁丹霞等知名景点,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大量大湾区游客。
为提升游客体验,除了门票八折优惠外,珠玑古巷景区精心策划姓氏文化探秘、非遗体验、采茶戏展演等多项特色活动。“假期特地带小孩来这里,了解悠久的姓氏文化!”一位来自佛山的游客说。截至5月3日,珠玑古巷共接待游客约2万人,同比增长40%,梅关古道景区接待游客约1万人,同比增长50%。
“古城+非遗”
潮汕旅游热度不减
潮汕地区古城和民俗文化游,一直保持较高热度。
步入己略黄公祠,潮州木雕“才艺秀”精彩上演;广济桥上,“非遗集市”汇聚了潮州手拉壶、潮绣、潮州大吴泥塑等手工艺精品;许驸马府里,潮州传统婚俗和“出花园”成人礼等表演别出心裁……“五一”假期,潮州文旅端出文化“佳肴”,“景点+非遗”模式串联起古城内的分散景点,丰富了旅游体验。
在潮州旅游,美食也绕不开。假期古城内食肆飘香,牌坊街上的粿条、蚝烙商户前人潮涌动。潮州三宝、潮式饼食、凤凰单丛茶也成为游客喜爱的手信。
来到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游客在观赏历史建筑的同时,还能学习英歌技艺。左右槌、内旋、三朝拜……在“学英歌·集五福”活动中,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学习脸谱绘制和槌法技艺,感受英歌舞的力与美。
揭阳生态游与滨海游热度同样攀升,揭西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区以茶文化为主题,推出采茶制茶体验、篝火晚会等活动,惠来滨荷湾景区新增亲水设施与“天空之镜”打卡点。(南方日报 张俊 范永敬 唐楚生 陈斐仪 陈保良 雷怡婷 傅晓冰 陈立楷 黄品 张冰纯)
连山壮族欢庆“牛王诞”

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镇东君村村民牵着头戴红花的牛进行“牛王诞”祭祀仪式,其独特的风俗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活动中,祭牛、拜牛、喂牛、沐牛等仪式彰显当地壮族群众对牛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除了独特的传统祭祀,活动还设置了壮家美食宴、非遗巡游会、文创商品展、农耕竞技赛等,点燃了文旅市场。连山壮族“牛王诞”已有370多年历史,是省级非遗,今年活动启动以来吸引2万余人次参与,助推连山“农文旅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南方+ 黄津 黄秋月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