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雷声大,雨点小” 柬埔寨涉诈背后的腐败与纵容

柬埔寨一度被贴上“犯罪天堂”的标签,这里聚集着三教九流,涉诈、涉黑等不法分子长期盘踞。早年西港盛行的“画饼式”融资,为如今涉诈涉黑乱象的滋生埋下了伏笔。

柬埔寨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加之政府层面存在腐败问题,对诈骗等涉黑行为的默许,让这类违法活动得以在此落地生根,不断吸引着一波又一波诈骗分子涌入。

几十万诈骗从业者的存在,养肥了柬埔寨一大批腐败官员。这些人充当“保护伞”,使得诈骗团伙愈发肆无忌惮,无恶不作。

再看那些园区老板,成分更是复杂:有被国际通缉的红通人员,有自诩“社会大哥”的江湖势力,更多的则是在国内从事过诈骗活动后,通过偷渡、违规签证等方式辗转至柬埔寨的“老手”。

部分所谓的“商人”在柬埔寨投资园区、经营娱乐场所,实则与涉黑、涉诈人员相互勾结,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共同编织违法网络。

他们将黑手伸向中国境内,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先是利用虚假身份注册账号,随后在电信、抖音、快手、小红书、淘宝、闲鱼、飞机(诈骗分子聊天软件)等各类平台大肆引流,布设骗局,最终致使无数家庭倾家荡产、深陷绝境。
近日,在多国施压下,柬埔寨虽对部分涉诈公司展开打击,行动声势浩大,甚至出动了特种部队,结果却“雷声大、雨点小”——抓获的多是些底层人员来应付差事,真正的“大鱼”仍隐匿幕后。

说白了,那些规模较大的园区公司,在柬埔寨官方的特殊庇护下暂时蛰伏,只需等这阵风头过去,便会悄悄重操旧业,继续坑害民众。

要想有效遏制这类诈骗恶行,唯有各国加强合作、持续重拳打击,同时加大刑罚力度,才能斩断这条横跨国界的违法链条。

 

 

 

免责声明:本网旨在传播资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涉及阁下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网(guojirb666@gmail.com),我们将及时作删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