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GANG YOUYAN
南卡日报综合消息 受外汇管制、手续费高昂和换汇额度限制等因素影响,南加州不少华人选择私下换汇,但这种做法也给诈骗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近日,南加州一名华人留学生小李就在非正规换汇过程中落入陷阱,不仅损失2万美元现金,还因卷入诈骗案件,银行账户被冻结,被迫回国配合中国警方调查。
据悉,小李临近毕业准备回国,期间打算处理家中二手家具,认识了一名华人男子Stanley(化名),对方得知他手中持有大量美元现金,主动提出帮忙换汇,承诺将等值人民币打入小李在中国的账户,但要求只收取美元现金。小李未加怀疑,便将2万美元现金交给Stanley,但最终并未收到对应的人民币汇款。
与此同时,另一位打算购买小李汽车的华人刘女士,分三次向小李中国账户汇款。前两笔交易顺利完成,但在进行第三笔时,突然发现账户被冻结,并接到来自中国国家反诈中心与银行的提醒短信,称她可能卷入“其他类型诈骗”,其账户已被监控。随后,刘女士还接到中国警方电话,称她涉嫌参与诈骗。
在刘女士提醒下,小李意识到自己的账户也被封锁。经联系银行得知,系统封禁原因是其账户涉嫌卷入诈骗,相关通报来自中国浙江、贵州和广东三地公安刑侦部门。原本承诺换汇的Stanley此时已失联,疑似卷款跑路。
小李表示,他并未涉及任何债务纠纷,账户被冻结的唯一可能原因,就是人民币来源可疑。他目前已购买返华机票,准备回国协助调查,希望早日查清真相、解冻账户。而刘女士因卷入该案,所有银行账户被临时冻结15天,只能依靠家人垫付日常开支。
据悉,华人因私下换汇遭遇诈骗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网友指出,一些诈骗团伙专门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换汇信息,诱导受害者先行打款,之后资金便因涉嫌违法交易而被冻结,最终人财两失。更有甚者,骗子以租房、购车、回收旧物为由接近受害人,骗取信任后诱导其参与换汇,趁机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私下换汇风险极高,轻则财产受损,重则牵涉刑事案件。华人应通过正规渠道换汇,警惕“汇率优、手续简”之类的诱惑,切勿因一时方便而落入圈套。
(南卡日报EMAIL:chonggang20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