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学者:捍卫和平,就是对二战胜利80周年的最好纪念

导读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场胜利为和平发展、尊重主权的国际新秩序奠定了基础。然而时至今日,全球秩序正面临单边主义、地缘冲突与逆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有效性受到质疑,多边机构信誉减弱。各国应以史为鉴,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多边主义,减少冲突对立,共同塑造公正、和平、繁荣、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未来。作为重要的新兴国家,中国和印尼以务实合作诠释了多边精神。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法热哈·赫拉万
(Fajar B. Hirawan) 

印度尼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助理教授
印尼改革倡议咨询委员会成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胜利是无数人的顽强抵抗和流血牺牲换来的,它为建立一个以和平发展、尊重主权和多边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奠定了基础,催生了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全球性机制机构,为随后几十年的相对稳定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然而80年后的今天,世界再次站到了十字路口。 

1945年以来苦心构建的全球架构出现了深刻的裂痕。单边主义抬头、战略对抗加剧、逆全球化和经济民族主义挑战着全球化进程。乌克兰危机的延宕和气候变化的升级,使一度被认为具有韧性的全球治理体系备受质疑。在这方面,80年前的教训从未像现在这样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旨在防止全球冲突的重演,然而时至今日,其有效性日益受到质疑。多边机构难以适应新的地缘政治现实。《2025年全球和平指数》显示,由于政治不稳定、内乱和地区冲突加剧,全球和平程度过去13年出现下降,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信誉也在减弱。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随着供应链日益碎片化,以及关键行业“回岸”或“友岸”转移,逆全球化正在加速。虽然这些转变都是以“国家安全”为理由,但它们可能会破坏几十年来防止国家间发生大规模冲突的相互依存关系。与此同时,在这种结构性转变的过程中蕴含着塑造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全球秩序的机会,这种秩序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历史表明,和平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常态,必须通过合作和相互理解来积极培育。长期以来,“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在塑造战后国际秩序方面得不到充分表达,如今必须在全球治理中获得应有的权重。中国、印尼、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正日益彰显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机构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反映21世纪的权力平衡。

 

作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和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长期以来一直主张通过外交对话弥合分歧,秉持“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建设性地参与全球合作。作为G20、东盟和金砖国家成员,印尼跨越地缘鸿沟的“架桥者”角色日益凸显。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塑造多极格局的核心力量,在促进全球繁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从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经济强国,是战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印尼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基础设施、贸易和地区互联互通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第二个十年,3000多个“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在世界各国展开。在印尼,2023年10月开始运营的雅万高铁将雅加达和万隆两个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40分钟,为周边地区带来了经济溢出效应。包括雅万高铁在内的多项标志性工程,体现了互联互通和现代化的共同愿景。

 

两国之间的贸易十分活跃,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78亿美元。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镍、煤炭、棕榈油和橡胶等主要出口产品帮助印尼维持了全球贸易顺差,同时支持了产业升级和清洁能源转型。

 

中国也是印尼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2024年,中国在印尼直接投资总额约为81亿美元,投资集中在绿色能源、下游矿业、制造业和数字基础设施领域。这些行业与印尼推动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战略紧密契合。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两国保持外交渠道畅通,注重务实接触,避免冲突。

 

中国的发展合作模式,特别是通过南南合作的模式,在传统的西方援助模式之外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最有意义的纪念方式,就是捍卫无数人为之奋斗的和平。我们应该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必须加强多边主义,而不是摒弃多边主义。战后的国际秩序需要改革,而不是推翻。印尼呼吁联合国改革、公平的气候融资和包容性的贸易规则,包括改革世贸组织,反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愿望。G20、金砖国家等机制扩员,可以成为促进合作、拿出集体解决方案的动力。

 

第二,发展必须公平、可持续。经济增长必须具有包容性和气候适应力。东南亚地区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气候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和粮食安全危机。中国与东盟在绿色基建、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农业等领域的联合倡议,可成为本地区增强经济韧性的基石。

 

最后,历史应成为指引我们的明灯,而非伤害我们的利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应成为团结的力量,而非分裂的根源。历史的记忆应唤起相互尊重,而非为对抗提供借口。只有铭记共同经历的苦难和共同成就的辉煌,才能铸就持久和平。

 

80年后,人类再次站在十字路口。不确定性中蕴藏着机遇。印尼与中国作为历史轨迹迥异但影响力日增的两个国家,以共同利益为纽带,有望助力塑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繁荣的全球未来。

 

要缅怀二战历史,告慰牺牲的英灵,不仅仅需要纪念活动,更需要付出实际行动,捍卫多边主义,倡导包容性发展,促进相互尊重。和平与繁荣并非唾手可得,但可以通过远见卓识与通力合作来实现。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Pathfinder partners”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杜娟 栾瑞英

编辑: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