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讯 —— 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初级能源部门(EPI)董事长尼克森・西拉拉希(Nikson Silalahi)对今年实现 300 万吨生物质能掺烧目标充满信心。
“截至 2025 年 7 月,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初级能源部门已供应近 120 万吨生物质能。我们正全力以赴,确保到 2025 年 12 月实现 300 万吨的目标。” 尼克森・西拉拉希在 8 月 22 日(周五)的报道中表示。
尼克森介绍,为管理生物质能从供应链到火电厂的全流程,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初级能源部门通过四项举措构建了从上游到下游的一体化生物质能供应链生态系统。
第一,通过合作社、村级企业(BUMDes)、农民团体(Gapoktan)等社区化模式,在干旱及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作物。
第二,将农业、种植业和林业废弃物用作生物质能原料。第三,建设由次级枢纽、枢纽和主枢纽构成的物流或供应链基础设施,用于生物质能的收集、加工及向火电厂的配送。
“第四,让合作社参与其中,作为农民与加工设施之间的纽带,以增强供应韧性。” 尼克森透露。
此外,尼克森还解释道,为满足到 2025 年每年 1020 万吨的生物质能需求,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初级能源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例如在古农基杜尔、芝拉扎和打横等多个地区实施绿色经济村庄(GEV)项目,在超过 760 公顷的土地上共种植了 95.3 万多株能源作物幼苗。
不仅如此,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初级能源部门还开发了综合农业系统,将能源作物、粮食作物种植与畜牧业相结合。该项目已吸引超过 1000 名农民和数十个农民团体参与生物质能的种植与利用,计划在 52 座火电厂实施掺烧项目,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已有 48 个地点实现了这一目标。
尼克森还解释道,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初级能源部门(PLN EPI)正持续开发掺烧技术,即在火电厂中将生物质能与煤炭混合使用,以此作为快速且高效的能源转型解决方案。
该项目已取得积极成果:2025 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 330 万吨;随着生物质能热值持续提升(最高达 3138 千卡 / 千克),能源效率得到提高。
另一项积极进展是生物质能种类的多样化 —— 从 2020 年的 3 种增至 2025 年的 14 种,包括铁刀木、木麻黄、槐蓝、稻壳和玉米芯等。
经济层面上,生物质能价格被调整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煤炭价格的 85% 至 120% 不等,具体取决于成本、保险加运费(CIF)或离岸价(FOB)等计价方式以及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