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长 Tito Karnavian 视察万丹省瑟兰市某现代零售店,了解大米价格(2025 年 8 月 20 日,周三)。安塔拉通讯社图片 / Angga Budhiyanto/bar
雅加达(安塔拉通讯社)电 —— 内政部长 Tito Karnavian 敦促各地方政府积极维护食品价格稳定,将其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若食品价格出现 2000 印尼盾(约合 0.12 美元)至 4000 印尼盾的上涨,应立即与印尼中央统计局(BPS)、农业局、食品事务局及印尼工商会(Kadin)召开会议,” 他周三在此处发表声明时表示。
他要求地方行政首长每两周前往市场视察,了解价格上涨的大宗商品情况。
他认为,大米价格是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因素。若通货膨胀率突破 3%,生活必需品价格预计将大幅上涨。
此外,他还强调需控制饮用水、电力及燃油价格,这些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
关于具体措施,他明确表示,内政部已发布通知,允许地方政府动用通常用于应对紧急情况的 “意外开支预算” 来控制通货膨胀。
该部长还对 “食品供应与价格稳定计划”(SPHP)表示认可,该计划已助力多个地区降低大米价格。此前大米价格上涨的地区有 233 个,目前已降至 201 个。
在 “食品供应与价格稳定计划” 框架下,政府以每公斤 1.2 万至 1.25 万印尼盾的低价供应大米。
Karnavian 部长强调,普拉博沃・苏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总统推行的食品自给自足计划及食品价格政策,旨在控制民众生活成本。
他指出,生活成本与失业率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政府通过干预确保大米价格处于可负担范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货膨胀率必须维持在 1.5% 至 3.5% 之间。若通胀率过低,虽对消费者有利,但会损害生产者利益;若通胀率过高,则对生产者有利,却不利于消费者。因此,2.5% 是最佳平衡点,” 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