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安塔拉
雅加达 —— 印度尼西亚贸易部(Kementerian Perdagangan,简称 Kemendag)表示,2025 年 9 月第一周期铜精矿(铜含量≥15%)出口基准价(HPE)的下跌,受到伴生矿物价格走低的影响。
印尼贸易部外贸总司代司长汤米・安达纳(Tommy Andana)指出,铜精矿商品的平均出口基准价确定为每湿公吨(Wet Metrik Ton,简称 WMT)4639.10 美元。
该数值较 2025 年 8 月第二周期记录的每湿公吨 4658.55 美元,下降了 0.42%。
“此次价格下跌受铜精矿中所含伴生矿物价格走低影响。与此同时,在主要生产国供应增加的背景下,全球需求(尤其是中国工业领域的需求)减弱,这也与价格下跌趋势一致。” 汤米在 8 月 29 日(周五)接受安塔拉通讯社(ANTARA)采访时如是表示。
铜精矿中伴生矿物的价格均出现下跌,其中纯铜价格下跌 0.71%、黄金下跌 0.18%、白银下跌 0.26%。此次下跌同样与全球需求减弱的趋势相符。
此外,铜精矿出口基准价的下跌还受到黄金与白银价格走弱的影响,而美元汇率走强则是导致金银价格下跌的因素之一。
汤米介绍,铜精矿出口基准价的确定,依据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Kementerian Energi dan Sumber Daya Mineral,简称 ESDM)提供的技术意见,并参考国际市场价格 —— 其中铜价参考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简称 LME),黄金与白银价格参考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简称 LBMA)。
汤米明确表示,出口基准价(HPE)的制定会定期开展,且过程兼具可信度与透明度。
此举旨在为国内矿业领域从业者提供稳定的经营预期。
出口基准价的制定过程需多部门协同推进,参与协同的部门包括经济统筹部、贸易部(Kemendag)、能源与矿产资源部(Kementerian ESDM)、财政部及工业部。
汤米表示:“开展此次跨部门协同,是为了确保出口基准价的制定能客观、及时地反映全球市场的现状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