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新加坡女高管险被遣返中国,25万现金被骗走又奇迹追回

一名从事制造业的专业人士,坠入一场犹如港剧般的连环骗局。骗子冒充航空公司,再假扮公安,以所谓涉及“洗钱案”为由,要求她交出25万新币现金。

案件背景

时间:2025 年 4 月至 5 月

受害者:陈女士(化名,40 多岁,制造业专业人士)

骗局类型:冒充航空公司 + 假冒中国公安局官员 + 洗钱调查骗局

诈骗金额:25万新币现金

案件亮点:银行多次劝阻无效,受害者甚至到警局签免责协议坚持提款;最终在警方介入下,全部款项追回。

骗局经过(时间线)

第一步:假航空公司来电

陈女士接到自称“中国国际航空”职员的电话,询问是否取消机票。

她否认购票,但对方坚称信息属实,并建议协助报警。

对方掌握她刚换的新护照号码,使她放松戒心。

第二步:假公安接手

电话转接给所谓“上海公安局”警员(化名“雷军”)。

通过 Telegram 视频通话展示假警官证件。

谎称陈女士涉入 400 人重大洗钱案,半数嫌犯已在中国被捕。

要求她每天视频或电话“报到”,并暗示如不配合将遣送回中国。

第三步:心理操控与巨款要求

几天后,对方称接到新指令要求所有嫌犯到中国助查,当天启程。

“好心”帮她求情后,改为交出25 万新币现金助查即可免去赴中国。

陈女士因担心家人受牵连,心理防线崩溃,决定筹钱。

卖掉股票,到银行提款,并按骗子指示谎称“还赌债”以避嫌。

第四步:银行与警方初步介入

银行职员怀疑并通知警方。

陈女士坚持自己未受骗,还到警局备案“提款与诈骗无关”,签免责协议后取出现金。

第五步:现金交付

5 月,她按指示到公园交钱给一名陌生男子(“跑腿”)。

之后继续每天报到,与“假公安”保持联系两周。

第六步:真相揭露

反诈骗指挥处在调查另一案件时发现她的名字,主动联系。

起初陈女士仍怀疑是真警察,直到对方准确说出交钱细节才醒悟。

交钱的“跑腿”是一名 17 岁少年,自己也是受害者,被迫充当钱骡。

少年收取三名受害者共 36.2 万新币后察觉不妥,上网查证并报警。

第七步:追回资金

款项已转往海外,但警方持续追查。

约一个月后,陈女士全额取回 25 万新币。

案件特点

信息精准:骗子掌握护照号码,提升可信度。

长时间心理操控:通过“报到”与制造紧张氛围让受害者失去判断。

多重防线突破:银行、警方初步劝阻无效,受害者主动签免责协议。

现金交付趋势:诈骗模式从转账转向现金或贵重物品交付。

钱骡角色复杂:部分钱骡本身也是受害者,因无法还债被迫参与收款。

警方提醒

真正的执法单位绝不会要求转账或现金交付。

接到自称政府或执法机构的陌生来电,应通过官方热线核实身份。

若有疑虑,立即拨打防骗热线或报警求证。

与家人、朋友分享可疑情况,可避免陷入骗局。

华人号:新·社会

 

 

免责声明:本网旨在传播资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涉及阁下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网(guojirb666@gmail.com),我们将及时作删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