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丹心——抗日烽火中的华侨故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中,海外华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持祖国抗战,海外华侨以空前规模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是华侨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运动,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纪念华侨抗战功勋,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推出《赤子丹心——抗日烽火中的华侨故事》,以真实历史讲述呈现海外华侨伟大的爱国精神和赤子情怀。
他们是一个个漂泊异乡的儿女,也是跋涉万里救国图存的归国者。海外华侨与祖国共同写下的抗战记忆,映照了中华民族在战火中凝聚奋起、奉献牺牲直至最终胜利的光辉历程。这些穿透八十载的历史回响仿佛在诉说:无论距离有多遥远,中华儿女的命运始终紧紧相连。
第十二集:
《惟恨现无百万资产,否则必全数购买救国公债
——华侨家书里的抗战记忆》
(上)
抗日岁月里的家书
是海外华侨在烽火中的低语
字里行间
赤子情深
这里面
有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温热
从古至今,家书是人们传递亲情的纽带,遥寄思念的信物。抗日战争时期,华侨的家书除了家园思眷,更饱含了爱国情怀。这封家书,来自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嘉庚给时任集美学校校董、统管集美各校的陈村牧先生写了一封特殊“家书”,以自己带头认捐救国捐和救国公债的例证,鼓励师生以牺牲苦干精神抗日救国。
村牧先生大鉴:前寄来大函列第九号,已收到矣。金门失陷,厦集已成为最前线,此后厦大集美两校,将损失至如何程度,殊难逆料。然欲求最后之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唯有全国人民抱定牺牲到底之决心以赴之,现在全面抗战业已展开,国人牺牲生命财产于敌人炸弹炮火之下者,已不知凡几,集厦二校纵惨遭损失,余亦不遑计及矣。自抗战开始以来,余因受侨胞之推举,及居留政府之指定,不得不稍尽国民之天职,出而主持劝募救国捐,然若仅空口劝募,自不捐输,虽人能我谅,我亦有愧于心,故先自长期认捐,每月二千元,以为侨胞倡,并为鼓励侨胞起见,先交一年计二万四千元。兹又开始劝募救国公债,我政府甚望侨胞能踊跃认购,余又不得不同样有相当之表示,以为倡率,故亦认购十万元。即此区区之款,尚须告贷半数,始能足额。值兹国族生命,已届最后关头,余惟恨现无百万资产,否则亦必以全数购买救国公债,绝不犹豫也。国难日亟,希激励员生,抱定牺牲苦干之精神,努力抗敌救国之工作,是所至望。陈嘉庚,11月1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嘉庚作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带头捐款捐物购买公债,在3年多的时间内便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极大地支持和鼓舞了国内抗日力量。陈嘉庚先生的“家书”正是他赤诚浓烈爱国之心的最好体现。
来源:深圳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