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与人工智能推动中国 — 东盟经济合作更紧密、成果更丰硕

自由贸易,人工智能让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更加紧密、成果更加丰硕

比亚迪泰国罗勇府本土化生产的第 9 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2025 年 7 月 7 日)

中国南宁(安塔拉通讯社 / 新华社 – 亚洲网)—— 在全球局势充满不确定性、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正稳步推进双方一体化进程,深化合作。
2025 年 5 月宣布的《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 3.0 版升级谈判》全面收官,正是这一合作决心的集中体现。此次升级成果有望进一步加强双方经济联系。
这场历时两年多的谈判所达成的升级协议,将合作领域拓展至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供应链联通等新领域。
在这一里程碑式升级成果与人工智能热潮的双重推动下,由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主办、定于 9 月 17 日在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幕的第 22 届中国 — 东盟博览会,预计将展现双方合作的新动能与新潜力。作为年度盛会,本届东博会吸引了来自 60 个国家的 3200 余家企业参展 —— 全球企业纷纷涌入,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进入全球最开放、最具活力的两大市场(中国与东盟)。
值得关注的是,为期五天的博览会设有 1 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展区、新质生产力展区以及蓝色经济展区。此外,绿色低碳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也是本届展会的重点展示内容。在中企经贸合作中,这些领域拥有广阔的增长前景。
先进制造业与数字基础设施将为这一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范围不断拓展,其中包括对 5G 领域的投资 ——5G 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多家中国科技巨头已参与相关数字项目建设。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南部门户,广西处于双方一体化进程的前沿。其毗邻东盟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跨境合作项目的先行者。
随着东盟各国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未来双方合作的核心纽带 —— 这一技术不仅将重塑投资格局,也凸显出东盟国家在该领域深化对华合作的强烈意愿。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工智能合作势头强劲。2025 年 4 月,广西北投信息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领先的数字服务企业 MY E.G. 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重点聚焦区块链应用、机器人技术等领域。
与此同时,位于广西首府南宁的中国 — 东盟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已与东盟国家的 16 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将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中国已连续 16 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东盟也已连续 5 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全球贸易受波动影响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中国 — 东盟合作成为稳定的典范。通过完善贸易框架、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中国 — 东盟经贸合作必将焕发更强活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来源: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