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告诉世界中国有多好,我希望未来能在中国读大学。”
本期“银信连山海——寻找侨批后人”主题征集活动视频的主人公胡晶玉,来自印度尼西亚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
在她看来,侨批是以前老华侨们与中国家人联系的方式,而现在人们喜欢用微信,也许微信消息也能算是现代的一种“侨批”。
没来中国前,胡晶玉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美丽且人口众多”;亲身踏足后,中国的魅力远超她的想象 ,“中国发展得很快,我喜欢中国,也爱上了丰富的美食和文化。”
她想让更多人看见中国的发展,希望未来能来到中国读大学,在这里继续探索、成长,续写与中国的故事。
【新闻背景】“银信连山海——寻找侨批后人”主题活动
批一封,银些许,跨越山海,一纸还乡。
数以千百万计的侨批,不仅是一张张汇款凭证,也是海内外社会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成为举世罕见的独特文化现象。传承百年的侨批,早已超越泛黄的信笺银封,在新时代焕发着深沉而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更应把笔触镜头对准那些缘起侨批、山海相依的华侨华人后代们,用数字光影诠释“一诺千钧”的精神传承,解读赓续文化根脉的时代密码。
今年,是中国“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十二周年。一纪春秋,岁序重开,在广东省政府侨务办公室指导下,羊城晚报发起“寻找侨批后人”全球主题活动,携手全球著名华文媒体,在海内外开展线索征集、寻踪探访、征文创作等活动,重温侨批里的家国情怀,聚焦华侨后人的勠力奋斗,续写新时代的中华故事。
从启动即日起至今年9月底,“银信连山海——寻找侨批后人”主题活动联手广东各主要侨乡的侨批博物馆、档案馆,发掘推荐具有代表性的侨批故事(线索),以海内外寻访侨批后人、高校专家学者访谈等方式,推出一系列主题报道;海内外同步发起“银信连山海”全球征文活动,邀请全球华侨后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通过线上形式参与投稿(投稿邮箱:ycwb2020@gmail.com;投稿联系微信:云上岭南,微信号 LingnanOnTheCloud,或搜中国手机号码18520688512,注明“银信连山海征文投稿”),围绕主题展开多种形式的创作;优秀征文作品将陆续在羊城晚报海内外全媒体平台和知名海外媒体刊发。征文活动设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30名,奖金200元。征文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
总策划|任天阳 林海利
总统筹|胡泉
总执行|蒋铮
统筹执行|王漫琪
文案整理|王瑜瑛
视频包装|黎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