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鲁古省特尔纳特群岛渔港渔民出海归来整理渔网(9 月 11 日)安塔拉通讯社图片 / 安迪・萨普特拉 / 焦点图
雅加达(安塔拉通讯社)—— 曾几何时,位于巴布亚省比亚克 – 努福尔县的桑贝尔 – 宾耶里还是个不起眼的沿海村落,这里连最基础的基础设施都极为匮乏 —— 没有码头、没有冷藏库,也没有为渔民提供支持的正规设施。
当地村民依靠传统捕鱼方式维生,生活相对封闭。
如今,这个村落已成为转型发展的典范,更是全国沿海开发的标杆。
桑贝尔 – 宾耶里村共有 160 名渔民,运营着 12 艘 sampan(注:印尼传统小渔船,常译为 “舢板”)和 93 艘机动渔船。村里渔民每日捕捞的金枪鱼、鲣鱼和鲭鱼,平均每艘船的捕获量可达 100 至 200 公斤。
比亚克 – 努福尔县凡多伊鱼市场每日售出的鱼类中,约 70%(日均 800 至 1000 公斤)都来自这个村落。
得益于海洋事务与渔业部(KKP)提供的 221 亿印尼盾投资,桑贝尔 – 宾耶里村实现蜕变,成为一座现代化渔村。
新建的基础设施包括一座码头、一座制冰厂、一个餐饮中心、一座冷藏库、一个鱼类卸鱼基地、物资供应亭以及一座造船厂。
在改造升级前,当地渔民月收入约为 300 万印尼盾,低于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自 2023 年 11 月 23 日该村正式重新启用以来,渔民月收入已翻倍至 600 万印尼盾。
如今,“桑贝尔 – 宾耶里进步生产者合作社” 负责管理村里的资产,并监督多个经营单元的运营,包括制冰厂、培训中心、冷冻仓储设施、渔船维修车间以及物资供应亭等。
该合作社甚至已开始向爪哇岛运输鱼类,累计运输量达 183.27 吨,创收 31.5 亿印尼盾。
受桑贝尔 – 宾耶里村成功经验的启发,印尼政府正通过 “红白渔村计划”(KNMP)在全国推广这一模式,目标是到 2025 年建成 100 座现代化渔村,到 2028 年建成 1100 座。
要纳入该计划,村落需满足两项核心条件:一是至少 80% 的居民以捕鱼为业,二是需与 “红白村合作社” 建立合作关系。
在印尼全国 12968 座沿海村落中,约有 1300 座已符合上述标准。
海洋事务与渔业部已确定 65 个村落作为第一阶段开发地点,建设成本预估为 1.34 万亿印尼盾。
剩余 35 个村落的建设工作将于 2025 年 10 月底前启动,全部 100 座目标渔村预计在 2025 年底前完工。每座渔村的建设成本预估为 206 亿印尼盾。
政府提供的支持包括建设生产设施(如码头、冷藏库、制冰厂、渔船维修服务点、系泊设施、加油站、办公场所等),并投放 10 艘根据当地需求定制的 3 总吨级渔船。
这些设施将由当地渔民组成的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
今年建成 100 座渔村
“红白渔村计划” 中 100 座渔村的建设项目,预计将创造 7000 个长期工作岗位和 20000 个临时建筑岗位。
然而,该计划也面临多项挑战。
其中最核心的挑战是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的就绪程度,以及社区运营管理能力的匹配问题。
印尼传统渔民联盟(KNTI)指出,燃油供应是另一项关键难题 —— 燃油成本占捕鱼总成本的 60% 至 70%。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每年会为 30 总吨以下的渔船(这类渔船通常由小规模渔民运营)划拨补贴燃油。
但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分销子公司(Pertamina Patra Niaga)的数据显示,补贴燃油的使用率仍处于低位 ——220 万千升的配额中,仅有 40% 至 50% 被实际使用。
加油站基础设施不足是主要阻碍因素。截至 2025 年 8 月,全国仅有 416 座加油站投入运营,88 座处于建设中,18 座待审批。
加油站审批流程冗长,需经过多层政府部门审核,耗时最长可达 57 个工作日。
此外,许多小规模渔民缺乏获取补贴所需的行政文件。
印尼传统渔民联盟对 25 个沿海地区的 5292 名渔民开展的调查显示:近 70% 的渔民没有 “渔民证”,87% 没有渔船登记证,74% 没有 “小型捕鱼许可证”(Pas Kecil)。
超过 70% 的渔民甚至不清楚如何申请这些文件。
这种 “行政断层” 导致传统渔民无法获得政府支持,也凸显出燃油分配问题背后的挑战 —— 不仅涉及基础设施,还涉及法律与制度层面的障碍。
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采取具有战略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快加油站建设、简化审批流程、为渔民提供行政手续办理协助。
这些举措将确保更多渔民能公平获得补贴燃油,提升 “红白渔村计划” 的实施成效,并为沿海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打造沿海经济
“红白渔村计划” 不应止步于基础设施建设 —— 它需成为推动沿海经济发展与社区赋能的综合性行动,尤其要关注长期以沿海生计为生的传统渔民群体。
该计划的实施应围绕两大核心优先事项展开。
首要任务是强化社区生产能力。
沿海村落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如农业与渔业资源。
开发工作需聚焦于升级生产设施与基础设施,以提升产出质量并扩大市场渠道。
渔民需要切实的支持 —— 包括渔具、仓储设施、燃油与物流服务 —— 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第二项核心任务是强化经济机构建设。
村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够管理并整合资源的机构作为支撑。合作社为小规模渔民提供了理想平台:既能增强他们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规范运营流程,又能帮助他们对接市场。
通过这一模式,渔村将成为自主、高效且可持续的增长中心。
“红白渔村计划” 必须整合实体建设、经济赋能与人力资源能力提升三大维度。
若能持续推进实施,并充分调动社区积极性,该计划定能成为印尼沿海地区转型的有力象征 —— 为这个群岛国家数百万渔民带来希望、自立能力与繁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