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盐湖城华助中心面向华人社区举办“青少年学业与心理健康”公益讲座

    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盐湖城华助中心面向华人社区举办“青少年学业与心理健康”线上公益讲座,特邀犹他资深华裔心理专家、盐湖华人合唱团团长关丽芬担任主讲嘉宾。盐湖城华助中心前副理事长盛晓明、副主任冯莲出席讲座,盐湖城华助中心理事、青年部部长梁兆俊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基于27年的心理辅导与教学经验,关丽芬从专业视角,用真实案例和共情语言,围绕“青少年的学业挑战”、“影响成绩的多重因素”、“家长如何有效地创造支持性的环境”等三大主题深入浅出地与华人社区的家长和青少年们分享了实用温暖的沟通与陪伴策略。

  关于青少年的常见学业困境,她指出,学业问题往往不只是学习技巧的问题,更可能反映出情绪与心理的压力。她从四个角度深入剖析了青少年在学习中面临的挑战:时间管理与组织能力不足,学习动力与参与度低,存在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听力障碍、认知能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弱),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策略不足。她提醒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持续分心、逃避作业或学习疲惫,应该关注其背后的情绪根源,而非只纠正表面行为,因为行为问题往往是情绪问题的外在表现。只有“看见”孩子的感受,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向。

  关丽芬详细讲解了几类常见的影响学业表现的因素,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社会与人际关系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生活稳定问题。她特别提醒家长们:一个被理解、稳定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安全区。

  谈到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学业与情绪困境,关丽芬提供了三条建议: 开启“开放式对话”、主动与学校合作、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她特别提醒家长们发现孩子状态异常时,沟通语气至关重要,不要以批评的口吻开始谈话,而应以平等、同理的语气进行沟通。她还表示,学校、家长与校方心理辅导师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就的三大支柱,稳定的家庭生活、合理的“家庭作息表”、充足的睡眠与健康饮食是栽培心理健康的基础。

  在指导家长的同时,关丽芬不忘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她提醒说,家长的心理状态,是孩子成长的镜子。她指出,很多移民家长背负着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压力,容易在无形中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她表示,家长先要学会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她鼓励家长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要学会“低下来、软下来”,用耐心与温和表达关心,保持立场但不过度控制。她说当孩子们感受到被理解,而不是被评判,他们才愿意打开心扉。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家长们还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问,关丽芬一一作答,回答既专业又贴心,兼具共情与方向感。

  梁兆俊代表盐湖城华助中心向关丽芬老师表示了诚挚谢意。他表示,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大家都在学习如何理解、如何表达、如何在彼此的陪伴中成长。家庭的力量,往往源于一次真诚的对话;而爱心沟通则是这份力量最温柔的表达。他希望本次讲座能成为家长与孩子们沟通的新起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