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罗瓦利讯 近日,莫罗瓦利某工业园区内一家钢铁公司爆发性侵丑闻,一名中国籍劳工被指控涉嫌性侵当地女工。更引发争议的是,涉事企业在司法程序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将嫌疑人解雇并遣返回国,此举激起印尼全国工会(SPN)的强烈抗议,事件迅速升级为印尼劳工权益运动的新焦点。
企业被指阻挠司法 工会强烈抗议
据了解,这起事件不仅涉及性侵指控,更暴露了工业园区内长期存在的法治问题。印尼全国工会公开指责企业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并遣返嫌疑人,是蓄意阻挠司法调查的行为。工会方面强调,受害者至今未获得正式道歉,公司明显将“掩盖丑闻优先于正义”。
SPN工会在声明中揭露,该园区近年来已发生多起外籍劳工违法事件,但均未受到应有追究。工会提出三项明确要求:通过外交渠道继续追究已遣返嫌疑人的法律责任;追究管理层滥用职权的责任;在园区内建立有效的反性骚扰保护机制。
法治双标问题凸显 外劳管理存漏洞
前工会领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案充分暴露了外资工业区存在的“法治双标”问题。外籍劳工违法成本极低,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一起本地工人起重机焚亡案至今未得到妥善处理。
数据显示,2025年该园区已拦截688名非法外籍劳工,但执法力度明显薄弱。这一数字印证了工会关于外劳管理存在系统性漏洞的指控。
事件升级牵动司法主权 跨国取证遇挑战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舆论开始质疑印尼政府在外资项目中对劳动者保护不力。SPN警告称,若继续放任此类事件,将助长外籍劳工的“法外特权”,最终损害国家司法主权。
目前,当地警方已正式受理报案,但由于嫌疑人已被遣返回国,案件调查面临跨国取证的重大挑战。这一局面也使如何在国际背景下维护司法公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