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加达讯 印尼环境部长哈尼夫(Hanif Faisol Nurofiq)在粮食统筹部办公楼近日接受采访时证实,因万丹省西冷县奇坎德(Cikande)工业区发现放射性物质铯 – 137(Cs-137),政府已紧急暂停工业用废钢铁(含钢铁生产废料)进口,暂停措施将持续至辐射检测系统安装完成。此次事件涉及多国进口来源,刑事调查局正同步追查污染源,周边居民已启动重新安置以配合去污工作。
污染触发应急响应 政府紧急暂停废钢进口
哈尼夫部长介绍,奇坎德工业区发现的铯 – 137 污染,是此次暂停进口的直接原因。铯 – 137 作为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与环境存在潜在风险,而涉污染区域紧邻居民区,进一步加剧了处置紧迫性。“为防范风险扩散,我们已采取预防措施 —— 在辐射门户监测系统安装到位前,全面停止工业用废金属进口。” 哈尼夫明确,进口恢复的核心前提是检测系统投用,确保后续进口废料可实时筛查辐射隐患。
据其披露,印尼废钢铁进口来源广泛,且以发达国家为主,“中国和美国(AS)是主要来源国之一,美国占比相当大”。这一表述也意味着,此次进口暂停将直接影响来自中、美等国的相关贸易,短期内或对印尼本土钢铁冶炼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生影响,但政府优先以环境与公众安全为考量。
污染源双路径调查 刑事调查局深入溯源
关于铯 – 137 的污染源头,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哈尼夫部长指出,初步锁定两大可能方向:一是进口的废钢铁中夹带放射性物质,二是工业区现场泄漏的商业铯废料(如冶炼或商业活动产生的废料)。“这两方面均需严谨核查,目前刑事调查局已介入深入调查,暂未明确最终污染源。” 他强调,调查结果将直接关联后续责任认定与进口监管优化方向,政府会根据调查结论进一步完善废钢进口的风险管控机制。
铯 – 137 常来源于核工业废料或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场景,此次出现在钢铁工业区,引发外界对废钢进口筛查漏洞的关注。哈尼夫坦言,“我们确实必须重新关注与进口有关的问题”,暗示此次事件将推动印尼对进口废料的监管标准升级,尤其是辐射安全检测环节。
居民安置同步推进 去污进度已完成过半
考虑到污染区域靠近居民区,印尼政府在调查的同时,同步启动民生保障措施。哈尼夫解释,10 月 21 日当天已对污染区周边 E、F 地点的居民实施重新安置,“目的是为去污工作创造便利条件,避免居民暴露于辐射环境中”。
据其披露,目前污染区域的去污(消除钢铁冶炼残留残渣中的放射性物质)过程已完成一半,政府预计将在不到一个月内完成全部去污工作。“清理过程需严格遵循辐射防护规范,确保彻底消除隐患后,再评估居民是否可返回原居住区。” 这一安排既兼顾了居民安全,也为后续工业区恢复正常生产奠定基础。
检测系统落地为恢复进口前提 严管机制将强化
对于进口暂停的解除时间,哈尼夫明确以 “辐射门户监测系统安装” 为核心节点 —— 该系统将用于进口废钢铁的实时辐射检测,从源头阻断放射性物质流入。“一旦系统安装调试完成,经评估可有效筛查风险,我们将重新开放废钢进口,但监管标准会比此前更严格。”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印尼进口废料监管的薄弱环节。业内分析认为,后续印尼可能会出台更细化的进口废钢准入标准,包括要求出口国提供辐射检测证明、加强入境口岸抽检频次等,同时建立进口废料的全链条溯源机制,避免类似污染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