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印尼提议与中国增建’姐妹省’ 聚焦北马鲁古、南巴布亚开发 共拓农产品产业链

雅加达讯 近日,印尼移民部长伊夫提塔正式提议与中国建立 “姐妹省” 合作机制,重点聚焦北马鲁古省和南巴布亚省的投资与区域开发。这一倡议旨在依托两国地理与经济互补优势,推动印尼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升级,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对此表示欢迎,并明确中方将评估相关区域投资潜力,为中印尼地方合作开辟新路径。

提议核心:以 “姐妹省” 为纽带 激活互补优势

伊夫提塔在阐述合作构想时强调,“姐妹省” 机制将成为两国区域合作的核心载体,北马鲁古省与南巴布亚省是此次合作的重点区域。“印尼在这两个省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储备,而中国具备成熟的资本运作能力与先进技术,这种互补性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特别指出,双方计划以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打造榴莲等作物的大规模产业链 —— 从种植技术升级、规模化种植到加工、物流环节,形成全链条合作模式,助力印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了解,北马鲁古省和南巴布亚省是印尼农业资源富集区,尤其榴莲、椰子等热带水果产量可观,但受限于技术、资金和产业链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此次 “姐妹省” 合作提议,正是瞄准这一发展痛点,希望通过中国的支持突破瓶颈。

中方回应:依托合作经验 积极评估投资潜力

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对印尼的 “姐妹省” 提议给予积极回应,明确表示中方欢迎这一旨在深化地方合作的构想。“中国在与世界各国开展‘姐妹城市’‘姐妹省’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机制在促进经贸、人文、科技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鲁彤强调,中方将进一步评估北马鲁古省、南巴布亚省在移民开发区的投资潜力,尤其关注农业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可能性,“对于与这两个省份的合作,中方抱有积极期待,将推动相关部门与印尼方面开展对接”。

事实上,中国与印尼此前已在地方合作领域有所探索,如福建与印尼相关省份的农业科技交流、广东与印尼的经贸联动等。此次 “姐妹省” 提议,被视为双方地方合作从 “零散对接” 向 “机制化合作” 升级的重要信号。

印尼诉求:吸引外资破局 公私合作促民生

伊夫提塔在提议中也明确了印尼的核心诉求:通过 “姐妹省” 合作吸引更多中国外资,减少对国家预算的依赖,推动区域开发模式转型。“过去,印尼部分区域开发项目过度依赖政府预算,导致推进效率受限。” 他表示,未来将依托 “姐妹省” 机制,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将移民开发项目转化为经济增长引擎 —— 不仅聚焦农产品产业链,还将同步推进当地道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我们希望通过合作,让北马鲁古、南巴布亚的居民既能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也能改善生活环境”。

据印尼相关部门统计,北马鲁古省和南巴布亚省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有待提升。此次合作若能落地,将为这两个省份的发展注入关键动力。

合作展望:从机制到项目 开启区域协同新篇

业内人士分析,印尼提议与中国增建 “姐妹省”,既是对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也是双方应对区域发展需求的务实选择。从合作路径看,未来双方或先从 “小切口” 突破 —— 如在北马鲁古省试点榴莲规模化种植基地,引入中国的智慧农业技术与加工设备;在南巴布亚省推进农产品物流枢纽建设,打通 “产地 – 加工 – 出口” 通道。

同时,“姐妹省” 机制也有望带动人文交流同步发展,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为合作提供长期支撑。王鲁彤大使此前曾表示,中印尼合作需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民众参与”,而 “姐妹省” 机制正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