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拟通过稀土合作实现技术自主

印尼通过稀土合作寻求技术独立资料图:2015 年 9 月 20 日,在巴布亚省滕巴加普拉的印尼自由港公司(PT Freeport Indonesia)矿区,卡车正在运输矿石。(安塔拉通讯社照片 / 穆罕默德・阿迪马贾 / 摄 / 15)

雅加达(安塔拉通讯社)—— 印尼高等教育、科学与技术部长布莱恩・尤利亚托强调,印尼需通过全国协作增强本国在稀土元素技术领域的自主性。
他表示,此类协作是实现技术自立的关键一步,并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就不仅取决于其自然资源,还取决于该国掌握并应用基于研究的技术的能力。
“我们必须制定战略;利用稀土元素的关键在于我们掌握技术和发展产业的能力,” 他周一在雅加达发表声明时说道。
同时担任矿产工业局(BIM)主席的尤利亚托强调,印尼应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经验 —— 这些国家通过战略性矿产加工和技术开发实现了产业进阶。
“掌握本国自主技术是唯一途径,可避免印尼重蹈历史覆辙 —— 即低价出口自然资源,却以高价值制成品的形式重新进口,” 他表示。
万隆理工学院(ITB)校长塔塔西普塔・迪尔甘塔拉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他呼吁在稀土元素与战略性矿产研究领域开展跨学科协作。
他认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应成为印尼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
“通过各学院、研究中心与产业界的协同合作,万隆理工学院已准备好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全方位加强学术领域的贡献,” 迪尔甘塔拉说。
印尼拥有 15 条成矿带,均由岩浆成矿作用形成,总长度约 1.5 万公里,目前仅一半经过勘探。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副部长尤利奥特・坦 jung 此前表示,印尼在关键矿产和稀土金属方面的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我们在关键矿产和稀土金属领域拥有巨大潜力。尽管国内产业和下游技术发展对此有需求,但这些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