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讯 11 月 3 日,印度尼西亚大学校长 Heri Hermansyah 率代表团到访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共同签署系列战略谅解备忘录及专项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中印两国顶尖高校正式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通过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创新及国际影响力共建,打造 “一带一路” 教育合作新标杆。
多维交流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
根据协议,双方将构建覆盖本研阶段的全链条人才交流体系。在学生培养层面,启动本科生交换计划与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每年互派不少于 50 名学生参与对方核心课程与科研实践,涉及国际关系、环境科学等 12 个重点学科。教师交流方面,建立 “双校访问教授机制”,每年选派 20 名顶尖学者开展短期授课与联合教研,首批印尼大学社会学教授团队将于 2026 年春季学期入驻北大。
针对青年人才成长,两校计划联合打造 “亚洲青年领袖训练营”,每年暑期聚焦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等议题开展跨文化研修,同步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搭建中外青年思想对话平台。龚旗煌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教育合作是文明互鉴的核心纽带,双方将以学生为核心开展多层次交流,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区域认知的国际化人才。”
科研协同聚焦区域发展关键议题
科研创新合作成为本次签约的核心亮点。双方明确将围绕东盟与中国共同关切,设立四大联合研究方向: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攻关热带生态保护与低碳农业技术,数字化转型方向聚焦东南亚数字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健康科学领域开展热带传染病防控联合研究,社会治理方向则探索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路径。
更具标志性的是,两校计划于 2026 年上半年正式成立 “UI–PKU 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将整合北大亚太研究院与印尼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的优势资源,重点开展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气候变化应对等议题研究,首期将投入超 2000 万元科研经费,同步建设跨学科数据共享平台。Heri Hermansyah 校长表示:“联合研究中心将成为连接中印学术力量的桥梁,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战略协作助力高等教育能级跃升
针对印尼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北大将提供全方位能力建设支持。在科研赋能方面,开放北大图书馆全球学术资源数据库,共享高影响力期刊发表经验,并开展科研方法论专项培训;在学科建设上,重点协助印尼大学提升医学、工程学等优势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一合作精准契合印尼高等教育升级需求 —— 近年来印尼高校排名提升显著,其总体得分改善幅度已位居全球较大国家之首。
作为合作核心目标之一,印尼大学明确提出借助北大资源冲击世界顶尖排名,计划通过 3-5 年合作实现 QS、THE 等国际排名跻身世界前 100 强。龚旗煌强调:“北大始终重视教育对外开放,愿与印尼大学共享发展经验,通过科研资源互通与学术能力共建,共同提升亚洲高等教育的全球话语权。”
据悉,双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合作落地,首批本科生交换项目将于 2026 年 9 月正式启动,联合研究中心筹备会议也将于下月在雅加达召开。此次合作不仅为中印高校交流树立新典范,更将为东盟与中国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