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巡回大使力挺朋友王明星 斥责狮城媒体报道将他妖魔化

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左)称,他和王明星(右)是朋友。(红蚂蚁制图)

作者 侯佩瑜

新加坡各大媒体11月10日报道,新加坡酒店与房地产大亨王明星(79岁)因协助妨碍司法公正被定罪,经移民与关卡局(ICA)评估其永久居留资格后,决定不撤销其永久居民(PR)身份,但向他发出警告信,告知若日后再有任何不当行为,其永久居民身份可能被撤销。

王明星早前因教唆并协助前交通部长易华仁(S. Iswaran)接受免费多哈行、妨碍司法公正,在今年8月被判罚款3万元。

由于王明星在2020年被诊断患上晚期多发性骨髓瘤,入狱可能会危及生命,法官对他法外开恩,免除他的三个月狱刑。

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11月11日在个人脸书上贴出《海峡时报》相关报道的标题“地产大亨王明星保留永久居民身份,收到移民局警告信”然后在贴文写道:

“我对媒体报道王明星的方式感到不满。

他是一个好人,不是坏人,我们不应该妖魔化他。

他为新加坡酒店业、娱乐业和房地产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把一级方程式赛车(F1)带到了新加坡。

当我担任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时,我邀请他加入我的理事会。当他邀请帕瓦罗蒂 (Pavarotti)来新加坡演出时,他将音乐会的全部收益都捐给了国家艺术理事会。

他从未要求任何回报,而我能给予他的,只有我的友谊和感激。”

认识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的读者可略过以下这小段说明:

帕瓦罗蒂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被誉为当代三大男高音之一、当代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他于1993年来新加坡演出,2007年病逝。

蚁粉如果有阅读那篇《海峡时报》关于王明星永久居留资格的报道,应该会察觉到,该报道采用的是一种相对中性、标准的新闻叙述语气,没有情绪化词汇或带有贬义的修辞。

报道的重点在于:

移民与关卡局决定不撤销王明星的永久居民身份;

回顾他所涉案件的经过;

引述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说明永久居民资格被撤销的评估原则;

介绍王明星的背景与他为新加坡所作的贡献,包括为新加坡引进F1的主要推手。

若要挑剔,这篇报道确实没有特别凸显王明星长期对新加坡社会贡献,但整体上并没有对他进行妖魔化。

刊登在11月11日《海峡时报》的相关报道。(海峡时报截图)

不过,红蚂蚁也能理解《海峡时报》为何没有在报道中大篇幅着墨于王明星的贡献。

毕竟,他为新加坡所作出的种种贡献早已多次被媒体报道,多数新加坡人也相当熟悉。再加上版面篇幅有限,新闻报道通常不会重复铺陈已广为人知的内容。

资深媒体人、《海峡时报》前副总编辑默乐(Bertha Henson)也在许通美的贴文下留言问道:

“教授,你说对‘报道’感到不满,具体是指哪方面呢?这其实是一篇相当直接的新闻报道啊。事实上,《海峡时报》甚至没有提到王明星过去与李氏家族在玉纳园事件(Nassim condos)上的往来,那其实是合理的背景补充。“

不了解玉纳园事件的请点击这里。

默乐(Bertha Henson)也在许通美的贴文下留言。(脸书截图)

许多网民不同意许通美的看法,认为“好人”并不代表可以免于被追究责任或受到法律制裁。

一名网民写道:

“一个人或许做了一百万件好事,但只要犯一个错误,就足以招致谴责。”

另一名网民则指出,法律应当“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他们的地位、财富或影响力如何”。

为何王明星没被撤销永久居民身份?

另外,民间对于王明星仅被发出警告、而未被褫夺永久居民身份一事,也引发热烈议论。

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今年9月通过书面答复工人党后港区议员陈立峰的国会提问说,凡违反新加坡法律或涉及不当行为的外籍人士,都可能被撤销永久居留权或工作准证,并被禁止入境。

尚穆根说,当局设有专门评估机制,综合考量个案事实、案件性质与严重程度、当事人与新加坡人的亲缘联系,以及对新加坡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法官在对王明星一案下判时也曾指出,王明星的优良品行和对新加坡的贡献确实显著,或许也显示他不太可能重犯,可降低施加更重刑罚以达到阻吓作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