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糖加工 / 示意图 /
雅加达讯:自 2017 年起,西苏门答腊省塔贝克・塔朗・巴崩戈地区的棕榈糖产业,依托阿斯特拉光明乡村项目实现了显著发展。该项目助力当地民众提升产业运营能力、改进生产质量,并依托地方潜在资源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阿斯特拉集团通过塔贝克・塔朗・巴崩戈阿斯特拉光明乡村项目,以社区互助合作为基础,推动当地教育、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水平提升。这一举措是阿斯特拉集团践行承诺的具体体现 —— 通过挖掘地方潜在资源,助力乡村实现发展。
该项目已帮助当地民众扩大产业规模、改善环境质量,并发展起教育与文化旅游。阿斯特拉集团提供的支持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提供生产设备、开展中小微企业(UMKM)培训、普及垃圾治理知识,以及将本土产品推广至更广阔的市场。
2025 年 11 月 15 日(周六),阿斯特拉集团总裁乔尼・布纳托・琼德罗(Djony Bunarto Tjondro)在收到的声明中表示:“阿斯特拉将乡村赋能视为一项共同事业。通过阿斯特拉光明乡村项目,我们努力构建协作模式,为民众提供发掘自身潜力的空间。乡村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我们为当下及未来印度尼西亚共同奋斗的一部分。”
目前,塔贝克・塔朗・巴崩戈阿斯特拉光明乡村已建成 45 家民宿、多条自然旅游线路,以及露天学习空间 —— 这些空间被用于开展文化、农业与环境相关的教育活动。这样的发展成果源于阿斯特拉集团与当地民众的协作,在提升乡村竞争力的同时,也保留了地方特色风貌。
该村的活动中心位于 “智慧屋”内,这一空间是村民通过互助合作建成的。“智慧屋” 既是儿童学习中心,也是各类生产活动的孵化地,例如棕榈糖生产作坊、蛆虫养殖房、垃圾回收点,以及鱼塘 —— 这些设施均融入了综合废物管理系统。
如今,棕榈糖生产作坊由 20 户家庭共同运营(最初仅 1 户家庭参与),日产量从 5 公斤提升至 50 公斤。其生产的棕榈糖产品已远销西苏门答腊省、雅加达及巴淡岛等地。
有机废弃物被输送至蛆虫养殖房作为饲料,无机废弃物则通过垃圾回收点进行处理。产业收益的一部分被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与医疗项目,包括为 5 名赴日留学的乡村青年提供奖学金。
塔贝克・塔朗・巴崩戈阿斯特拉光明乡村推动者卡斯里・萨特拉(Kasri Satra)表示:“我们村的发展离不开各方协作。阿斯特拉集团的指导与支持,让村民们更有信心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阿斯特拉集团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旗下拥有 302 家子公司、合资企业及关联机构,员工人数超过 19 万。在公共与社会贡献领域,阿斯特拉集团有着良好的记录,其行动围绕四大支柱展开:医疗健康、教育、环境,以及创业支持;此外,集团旗下 9 家基金会也为印度尼西亚经济增长贡献力量,同时助力构建包容、富足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