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村超”好榜样 印尼东爪哇村落的排球之夜

新华社雅加达11月16日电(记者陶方伟 曹凯)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卢马姜县的普沃索诺村,一个露天排球场在细雨迷蒙的夜晚被灯光点亮。

11月13日晚,这里举行了跨村排球联赛的决赛,逾千名村民扶老携幼前来观赛,挤满了观众席与场边空地。这场赛事的灵感,正源于中国贵州榕江县走红的“村超”。

2023年,普沃索诺村村长亨德里克·德维·马托诺随印尼农村干部研修班(又称“村长班”)赴中国交流,走访了北京、浙江、安徽等多地农村。

“村长班”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由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主办,并与印尼农村、落后地区发展部合作,每年选派20至30名印尼村长前往中国参访学习。截至2024年,该项目已成功举办四期,累计逾百名印尼村长踏上中国土地,学习乡村发展经验。

亨德里克表示,那次中国之行让他深刻体会到乡村体育对凝聚民心、激发文化与经济活力的作用。回国后,他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村超”的盛况,便萌生了在本村组织类似赛事的想法。

“中国的‘村超’让我非常震撼。村民代表队能踢得如此专业、充满活力,那种精神令人鼓舞。”亨德里克说。

受此启发,亨德里克决定筹办跨村排球联赛。“选择排球是因为它一直是我们这里最受欢迎的运动,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他解释说,“我们希望借这场比赛带动村里的经济,让年轻人有展示的平台,同时拉近与邻村的关系。”

这场跨村排球联赛采取公开报名的方式,共吸引周边30多个村庄组队参加。比赛自10月15日持续至11月13日,逐渐成为当地家庭与年轻人最期待的社区活动之一。不少参赛者从小就在村里的土场地上打球,对排球怀有纯粹的热爱。

尽管只是村级赛事,组织却毫不含糊,场地按国家级标准搭建,裁判由印尼排球联合会认证,每队还允许外聘最多两名职业选手,显著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

村民乌米·库尔苏姆和几位亲戚每天早早地就赶到现场占座。“比赛太受欢迎了,不早点来根本没位置坐。”她兴奋地说,自己最支持的女排队当晚晋级决赛,让她格外期待。

比赛开始后,观众席上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随着职业选手的加入,一次次有力的扣杀与拦网引得全场观众如痴如醉。

来自邻村的阿里·维博沃几乎场场必到。“他们的场地、球网、用球都符合国家级标准,连裁判都是专业的。”他说,“看得出村子投入了很多心血。”

作为一名排球爱好者,阿里希望未来能将这一赛事发展为常态化的地区联赛,“这不仅能锻炼年轻人,也有助于发掘真正的排球人才。”

赛事也带动了村民增收。29岁的莱拉图尔·拉赫玛把自家制作的鸡肉串和木薯丸带到现场售卖。“人真的非常多。有一晚我带的食物很快就卖光了,第二天特意多准备了一些。”她说,“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来说是机会,也让整个村子热闹起来。”

参赛球员同样对赛事给予高度评价。阿塔斯·坦佩队的杰塔·罗纳表示,赛前主办方安排了互动游戏,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整个氛围非常好,让我们打得更有动力。”

教练兼球员阿里·阿尔菲安托认为,这类基于村庄的联赛有助于培养更多年轻球员,“它让我们看到社区体育的力量,也让大家更团结。”

在13日晚的决赛中,获胜队伍不仅赢得了奖杯与证书,还获得了奖金。许多年轻选手表示,能在乡亲面前捧起奖杯,是他们从小梦寐以求的时刻。

普沃索诺村的排球赛规模虽不大,却点亮了东爪哇的乡村夜晚。“我们不只是办一场比赛,而是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亨德里克说。

视频、图片:岑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