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日(周三),在西爪哇省万隆县卡莫姜举行的基于槟榔的生物乙醇试点项目落成典礼上,林业部长拉贾・朱利・安东尼(右)为车辆加注生物乙醇。(安塔拉通讯社 / 费里・普尔纳马 摄)
西爪哇省万隆市(安塔拉通讯社)—— 印尼林业部于周三宣布,该国在西爪哇省万隆县卡莫姜启动了一座以槟榔树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的试点工厂,目标是到 2026 年年中实现可投放市场的量产。
林业部长拉贾・朱利・安东尼表示,该项目体现了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关于保障国家能源韧性的愿景。“(项目的)开创性工作已正式启动,” 他在落成典礼上说道。
这座试点工厂是林业部、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投资部以及国家研究与创新局(BRIN)共同合作的成果。
安东尼强调了印尼在生物乙醇开发领域的潜力,并指出槟榔树长期以来被视为国家 “瑰宝”。
他表示,该工厂是可再生能源倡议的一次概念验证。
该工厂预计将于 2026 年 4 月或 5 月启动生产,原料为本地采购的槟榔。初期产量将用于加鲁特县的小规模配送,之后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地区。
安东尼说:“到 2026 年年中,乙醇将实现生产,并通过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帕特拉尼亚加分公司(Pertamina Patra Niaga)配送到加鲁特县周边的加油站,随后进一步扩大配送范围。”
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门首席执行官约翰・阿尼斯表示,该试点工厂的日产量目标为 300 升,未来将逐步扩大至年产量 3 万千升(即 3 万立方米)。
该生物乙醇项目为印尼更广泛的能源转型战略提供了支持,旨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推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增长。
该项目凸显了政府在推进可再生能源生产、加强能源安全方面的努力,与印尼寻求更清洁、更可持续替代燃料的国家目标高度契合。
卡莫姜试点工厂是印尼全国性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探索利用本土原料生产生物燃料的可行方案,这一举措有望使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生物乙醇生产领域的领先者。
此前,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曾强调,他致力于降低印尼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实现国内能源自给自足。
这一表态是他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周三)在万丹省坦格朗举行的第 49 届印尼石油协会(IPA)年度会展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提出的。
他指出,印尼每年在燃料进口上花费近 400 亿美元,这笔资金本可用于教育、医疗和扶贫等战略性项目。
2024 年,印尼燃料进口额达 404 亿美元(约合 662.73 万亿印尼盾),此外还进口了价值 58 万亿印尼盾的液化石油气(LPG)。
普拉博沃表示:“我们每年要花费近 400 亿美元,这笔钱本可以用于支持民众,投入教育、医疗、扶贫等战略性领域。这是我们必须加以利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