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双线布局产业升级:中企扎堆赴巴唐投资 高端制造成合作新焦点

雅加达讯 就在印尼小微企业与中小企业部推进进口商品管控、扶持本土轻工业发展之际,中国资本对印尼高端制造领域的投资热情同步升温。记者从印尼投资促进中心(IIPC)北京分部获悉,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四川英发睿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明确表达在巴唐产业城经济特区(KEK Industropolis Batang)建厂的意向,计划获取 500 公顷土地用于项目建设。这一动态与万隆市场二手服装进口商逐步转向本土品牌的转型进程形成呼应,勾勒出印尼 “管控低端进口、吸纳高端投资” 的产业升级双线布局。
此次中企投资热潮的背后,是印尼政府主动开展的精准招商行动。近期,巴唐产业城经济特区联合 IIPC 北京分部在上海密集开展投资推广活动,先后亮相嘉定区 2025 国际新能源链合作会议与 2025 印尼 – 中国商业论坛,向中国企业全面推介印尼的产业优势与政策红利。KEK Industropolis Batang 营销与发展主任透露,四川英发睿能仅是近期表达投资意向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有多家中国企业就落地细节展开磋商。
除新能源领域外,中企的投资版图已延伸至多个高端制造赛道。其中,已在三宝垄设厂的华宏艺术家具公司正规划向巴唐产业城扩张;远东信用评级公司则将目光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与融资合作领域。据 IIPC 北京分部披露,当前中国企业的投资意向已覆盖电动商用车、自动化机器人、汽车零部件、农用三轮车及新能源制造等关键领域,与印尼加速产业下游化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印尼政府正全力扩大与中国产业界的投资合作,尤其欢迎高科技、高价值产业落地。”IIPC 北京分部主任强调,此次上海系列推广活动旨在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政策对接与资源匹配便利,是印尼吸引优质外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作为承载这一战略的核心载体,巴唐产业城经济特区已被纳入国家战略项目,其 4300 公顷的规划面积涵盖工业加工、物流运输、旅游地产三大集群,更享有税收优惠、流程简化等特殊经济区专属激励政策。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此前在特区启用仪式上曾明确表示,希望将这里打造为 “印尼的深圳”,凸显其在国家发展布局中的核心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 “高端引进 + 本土培育” 的双线策略已初见成效。在高端制造端,巴唐产业城目前已吸引 27 家企业入驻,实现投资 17.95 万亿印尼盾,创造 7008 个就业岗位,其中 80% 为本地劳动力;而在轻工业端,万隆塞嫩市场的二手服装进口商已在政府扶持下启动本土品牌转型,1300 个服装鞋类本土品牌组成的替代供应链正逐步成型。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此前的表态为此番布局提供了注解:“印尼的进口管控从不针对特定国家,与吸引高端投资一样,都是为了构建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业内分析指出,印尼的产业升级布局正形成 “双向赋能” 效应:对二手服装等低端进口的规范,为本土中小微企业腾出发展空间;而巴唐产业城对中企高端制造项目的吸纳,则能带动产业链升级与技术转移。数据显示,巴唐产业城预计将吸引额外 75.8 万亿印尼盾投资,创造 5.8 万个新就业岗位,与本土轻工业的发展形成互补。随着四川英发睿能等项目的推进,中印尼产业合作正从传统贸易向产业链深度融合演进,为双边经贸关系注入持久动力。
目前,四川英发睿能的土地申请已进入流程,华宏艺术家具等企业的扩张计划也在与当地政府对接中。IIPC 北京分部透露,后续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为中国企业提供全流程支持,推动更多合作意向转化为实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