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專家認可:教育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核心

參加論壇主要嘉賓合影 受訪人供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 朱燁 報道)日前,在一丹教育論壇舉辦的圓桌論壇「未來灣區學習生態:教育、城市、可持續」上,論壇專家們紛紛表示,兩百餘年來,大灣區一直是中國與世界對話的前沿和橋樑。他們認為,教育是大灣區城市和社會發展的核心,構建大學、產業、文化協同發展的灣區教育生態,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才能有效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文化發展,實現教育與城市、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政府干預也能建立有效的區域創新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論壇同時發布了主旨報告《協同與共生:灣區教育創新集聚與產業創新集聚》。該報告由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哈巍教授領銜,通過對三螺旋經典理論框架(Triple Helix)的審視與批判,創新性地提出了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演化路徑,

並結合中國華北、華東、華中及華南地區等多個教育創新區域案例比較,嘗試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創新生態和社會創新生態作有針對性的分析。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哈巍教授發布報告《協同與共生:灣區教育創新集聚與產業創新集聚》。(受訪人供圖)

哈巍表示,世界對中國的創新實踐普遍存在誤區,認為我們是政府主導模式,但事實上也有不少地區創新集群是自下而上式的創新。「政府通過國家干預模式,也能建立起有效的區域創新體系,但可能削弱相關大學和產業適應變化的能力,未來的發展可能面臨嚴重的路徑依賴問題。」他提到,如何以區域為抓手,構建起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創新高地,相信各地的大學、政府和產業,會在實踐中給出答案。「大灣區的未來大有可為。」

大灣區教育資源總量不足

該論壇圍繞灣區教育創新生態、創新型人才培育、灣區教育與社會可持續、灣區教育與城市發展以及大學的角色等議題展開高水平對話。陳一丹基金會秘書長饒瑞瑞認為,在新問題、新挑戰不斷湧現的今天,教育需擴大保持在場意識、教育應更加關注在地要素、教育要積極擁抱在線未來。同時,她也希望能以教育之力為灣區和人類共同的明天貢獻力量。

大灣區大學(籌)行政負責人戴長亮則表示,以粵港澳三地來看,教育資源的總量是不足的。據不完全統計,在粵港澳大灣區的「9+2」城市裏,現有高校192所。「我們與紐約、舊金山和東京的灣區相比,百萬人口擁有的高校數量,粵港澳大灣區是最少的,遠低於紐約和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都有將近6所,支撐我們科技發展的動力是不足的。」據悉,大灣區大學是一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教育合作背景下,廣東省2019年規劃籌建的綜合大學、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他表示,大灣區大學籌建的過程中正處在「夢想迭代」的過程,整個東莞地區需要智力支撐。

粵港澳大灣區必須提升生產力 應用型本科教育必不可少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白傑瑞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提升生產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強國。「一旦生產力得到提升,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全球都將保有最高競爭力,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產力,更加重要。」

白傑瑞續指,對於粵港澳大灣區提高生產力,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我們怎樣能夠有應用型的本科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參與進來,並創造出一套課程體系,還要提供一系列薪資不錯的實習崗位,做好校企結合。」這樣一來,那些工人階級或農村的孩子們,就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工作,並且在找到工作的過程中,還能繼續學習。「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集成式的、多層的校園體系,學院和大學需要形成分層的體系。」白傑瑞稱,讀什麼學位其實「無所謂」,真正「有所謂」的是技能。

此外,由陳一丹基金會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專項課題的成果,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哈巍教授、範皚皚博士領銜撰寫的新書《從全球到中國:學校與社會的協同創新》也在論壇上發布。旨在基於教育生態系統理論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的教學內核概念,探析全球與中國本土學校社會協同創新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