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近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申报的印度尼西亚语也列入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将于2023年正式招生。该校的印度尼西亚语专业是全省首个获批的印度尼西亚语本科专业。该专业紧密对接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将为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全省首设印尼语专业 填补专业人才空白
印尼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和我省高质量建设海丝核心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为福州与东南亚经贸合作构建了新平台。
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以福建省福清市元洪投资区作为中方合作园区,目前已有印尼投资企业20余家。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的有利背景下,围绕海洋经济、食品制造、新型建材、能源经济、航空运维服务、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深入推进双向投资合作,叠加RCEP带来的机遇,广大进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印尼语人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在对印尼语专业的人才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集师资、信息、实训等资源,申报了全省首个“印尼语”本科专业。并在2022年3月开设《印尼语》课程,为学校和企业单位储备印尼语人才。
在印尼语专业人才培养上将紧密对接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采用“印尼语+职业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国家、福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印度尼西亚语言文学基础、良好的英语、汉语表达能力,对所学语言对象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外交以及政治、经济现状等有较广泛的了解,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能对接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瞄准海洋食品 助力园区企业“走出去”
印度尼西亚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福建也是海洋渔业大省,拥有资金和食品加工技术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印尼“两国双园”可以食品产业为突破口展开全面合作。在元洪投资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越来越多食品加工企业借助这一平台,“抢滩”全球市场。当前园区正在推进国际化产业链分工协作,一方面,瞄准印尼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推动一批龙头企业“走出去”,加快引进优势企业。另一方面立足园区食品产业基础,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持续打造千亿食品产业集群。
“从生物科技到食品工程,再到食品检测,我们的专业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已经有多家园区内的企业和我们开展了食品研发、包装、检测等项目合作。”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瑞洪介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与园区内的企业已经开展了深度的合作,依托该学院设立的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联合研发中心,在海洋食品如鱼糜的深加工等方面发力,越来越多的产学研项目正在落地转化,并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我们接下来还将继续在研发、人才输出等方面加强助力园区内企业走出去。”他说。
系列举措服务“两国双园”
记者了解到,作为地处“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近年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紧密对接“两国双园”发展需求,在为服务园区建设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等方面,推出了系列举措。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与印尼茂物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的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联合研发中心,重点围绕海洋食品高值化加工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合作,打造一个国际分工明确、产学研用紧密相连的海洋食品研发体系和海洋食品新技术研究与转化平台。该中心已获批成为福建省“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
2021年11月,在福建省外办的指导下,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发挥区位特点和相关产业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成立了“中印尼产业合作研究中心”,并首期设立《基于RCEP协定的中印尼数字经济合作研究》等18个校级科研项目展开研究,力争从智库层面上为“两国双园”项目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先后与印尼茂物农业大学、雅加达国立大学、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印尼福建社团联谊总会、《国际日报》报业集团等10家高校或组织签订合作协议,搭建起与印尼合作的多元框架格局。
在人才方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目前已聘用印尼语外教2名,经济、产业、科技、文学等学科的兼职教授或客座研究员9名,多名印尼籍高层次食品专业博士和语言教育人才与学校达成就职意向。学校初步形成了中印尼合作相关领域的人才聚集。
中印尼“两国双园”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深受两国重视。在多方关注下,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奋力提速。作为园区一期8大项目之一,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元洪校区的建设也有了更快的“加速度”:该校区将在今年年内动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2025年9月份投入使用。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00亩,总投资20亿。届时该校的食品学院、外国语学院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将会入驻元洪校区,更好地融入“两国双园”项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