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广东】改革、开放、创新 “三大动力”齐发威 再造一个新广东

      6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崛起为第一经济大省,动力源自改革、源自开放、源自创新。

  激活改革动力,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激活开放动力,再造发展空间新优势;激活创新动力,再造发展活力新优势。敢改敢试,积极开放,创新不息,“三大动力”是广东人的宝贵基因,是广东成功经验的提炼,也是未来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圭臬。

今年4月-5月举行的第133届广交会客商云集

广东工业设计城展馆内展出的一款迷你洗衣机

深圳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墙上贴满专利证书

广州港南沙港区

  激活改革动力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不断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深圳改革开放成果尤其瞩目。特别是2020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公布至今,深圳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着力点,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效。

  不久前,深圳市政协举办第七期“政情通报会”,会上通报了“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高质量滚动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情况。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深圳金融业年均增长8.3%,占GDP比重达15.9%。深圳创新启动“金融驿站”工程,2022年授信成功企业超4000家,线上线下累计对接新增授信规模约850亿元人民币,如今“金融驿站”已有128家。

  在深圳的金融改革中,绿色金融突破明显。截至今年一季度,深圳的绿色贷款余额超过7400亿元人民币。一批优秀的创新案例相继涌现,其中,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中信碳账户获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牢牢把握综改试点第二批清单的机遇,进一步促进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在前海率先落地。

  为了改善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深圳将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去年开始铺开的“全市域通办”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它在原有清单式、点对点的市内通办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申请人只需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圳市),找到“全市域通办服务专区”,搜索需办理的事项,点击“办事指南”即可查看事项详情并进行网上申报。申请提交完毕后,系统还可根据申请人的当前位置,推送就近的支持通办业务的行政服务大厅。

  激活开放动力

  敞开大门打造合作共赢平台

  “杰阁嵯峨凤浦中,海帆层出虎门东。朅来喜阅梯航遍,一统车书万国同。”清朝文人冯翔用这样的诗句形容黄埔古港人来人往的贸易盛景。千年来,开放的性格让广东始终挺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也让广东不惧探索、勇于创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广州,在不久前迎来一场盛会——2023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这届海丝博览会在深化区域合作、密切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往来、促进沿线各国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数据显示,这届海丝博览会吸引了1000多家企业参展,精准邀约2万多名采购商到会进行供需配对,达成成交近20亿元人民币。

  今年4月至5月,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再现万商云集景象。疫情三年以来,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广交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进馆人数超290万人次,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来到广交会的参展企业表示,广交会是他们感知市场冷暖、触摸全球经贸发展脉搏的重要平台,可以让他们交到新伙伴,嗅到新商机,找到新引擎,参加广交会是“最正确的选择”。

  激活创新动力

  推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六年位居中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二……近年来,广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工作,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出台重大改革举措,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为了更好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广东强化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向企业集聚,超过60%的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或主要参与,全力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同时,广东不断强化高新区对创新产业集群的支撑引领作用,顺势而为努力打造更多世界一流园区。全省14家国家高新区、32家省级高新区以占全省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1/5的GDP、1/4的出口总额、1/3的外资利用额,成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广东系统推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转变,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技创新全面提速;高度重视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打造重要原始创新策源地,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由10家省实验室、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目前,广东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后劲,稳步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协同港澳布局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启动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2022年实现把1/3以上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用于基础研究。

  (文/羊城晚报记者 戚耀琪 杭莹 孙绮曼 李钢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曾育文)

为侨服务问答及指南

涉外财产如何继承?

问:我丈夫的弟弟麻生君,日本人,与广州女子郭某于 1997年在广州登记结婚,居住在广州,并于1998年生育一个儿子。麻生君与郭女士婚后购有位于广州的别墅一套,并有银行存款。2015年6月麻生君在广州发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麻生君父母前往广州办理善后事宜,并与郭某产生遗产继承纠纷。请问此种情形应如何对麻生君的遗产进行分割?

答:根据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由于麻生君的经常居所地和不动产所在地均为中国广州,因此,应适用中国法律来处理其遗产继续问题。依照中国法律规定,如果麻生君生前立有财产遗嘱,则遗产继承按照该遗嘱的内容执行;如果麻生君生前没有立下财产遗嘱,则继承人应按中国法定继承方式继承遗产。由于麻生君父母、郭女士及郭女士儿子同为麻生君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因此该四人应均等继承麻生君的遗产。需要说明的是,在对麻生君的遗产予以继承前,应对麻生君与其配偶郭女士的夫妻共同财产依法予以分割,即继承人继承的只能是依法属于麻生君本人生前的财产。

“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为侨胞侨界提供法律政策、医疗健康、求学创业、政务事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欢迎各位侨胞扫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帮助和服务。

(来源:粤侨百问通(2022)·为侨服务问答及指南)

百万海外中山人的奋斗路:

从“沧海之阔”到“胸怀天下”

香山古城内,孙文中路197号,有一座建成刚满1年的中山华侨历史博物馆,记录了中山人“出海”闯世界的历程。

踱步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气磅礴的主题漆画:伶仃洋上,波澜壮阔,中外帆船络绎不绝。这也是百年前,“香山人”扬帆远洋的场景。

1879年,孙中山先生经拱北入澳门往香港,再漂洋过海赴檀香山,第一次真正走出国门。站在轮船甲板上望着浩瀚的大海,中山先生感触良多,给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写下了复信,心中感慨“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俯瞰孙中山纪念堂公园,中山城市原点就在此地。叶志文 摄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毗邻澳门的香山人,得风气之先、地利之便,开启了漫长的海外移民史。较于其他华人,香山侨商更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他们海纳百川、思想开化,学西洋之技艺,熟夷情通夷语,在海外抢抓了独特的“商机”。随着唐廷枢、徐润等“香山买办阶级”崛起,一批又一批海外香山人实现了早期民族资本的积累,带动了香山近代工商业的起步。

响应当年“实业救国”的爱国主张,一批批华侨衣锦还乡、出资援建家乡、投资开铺。马应彪、郭乐郭泉兄弟、蔡昌、李敏周等香山侨商回国创办了名噪一时的中国近代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大新”“新新”。

他们敢闯敢试、创新思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办“环球百货”、聘用女售货员、“不二价”“顾客至上”等理念。香山侨商创立的四大百货公司的诞生,在中国现代工商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胸怀天下,敢为人先”逐步成为香山侨胞群体的精神内核。从商业到经济,从思想到文化,他们的贡献被镌刻在孙文西路上的骑楼木雕上。

改革开放以来,郭得胜、杨志云等众多港澳乡亲及海外侨胞,掀起了回中山创业、兴医办学的热潮。

如今,祖籍中山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超过100万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新加坡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成为中山与全球联系的重要桥梁。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积极回乡投资兴业,带动中山经济迅猛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山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00多家,投资总额265亿美元,其中港澳资企业超过3200家,投资总额180多亿美元。

中山华侨博物馆每年都要接待从海外归来的游子。看着博物馆展出的500余件文物实物,他们似乎能窥见,海外中山人百年来曲折而又辉煌的归家路和奋斗史。(曾艳春 张培发 罗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