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海丝路上的阳江帆影

2007年11月,一艘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宋代沉船在阳江海域惊世出水。这艘沉船因其船体保护完好,完整的沉船遗存,文物数量多,信息量丰富,且是中国水下考古在南海的第一次,而被定名为南海Ⅰ号,被考古界誉为“海上敦煌”。

 

图源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

经历十数年的考古挖掘,这艘宋代木船已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它再次引发人们对阳江造船业的考证与思考。
在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上,船,既是载满丝绸瓷器远航的重要工具,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载体。从秦汉时期,百越族人就已驾驶阳江木船远下重洋。到了明代,阳江就是广东乃至全国著名的造船业中心之一。作为广船的优秀代表,阳江木船与福州制作的福船相比不遑多让,而且因其特殊的工艺技术,船体更加坚硬,抗风抵浪,远渡重洋的能力更强。在古代中国,阳江帆影远至南亚、东南亚,甚至西亚、非洲东部地区,带动了海上交通的进一步发展,也造就了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转港的重要地位。

以阳江木船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广船,为广东打开千年国门,联通世界文明提供了有利条件。

  阳江木船之海丝帆影(上)
阳江文化学者陈慎光出生于造船世家。2016年,他参与《阳江木船–传统建造技术与风俗》的课题顾问工作,更加深入研究了阳江造船史,详细记录了阳江木船穿行的万里山河,跨过的历史长河。周世赏是造船工程师,是阳江造船工艺非遗传承人,他还在用自己的手艺,为阳江古代木船留下珍贵的实证标本。

在阳江广播电视台重点策划推出的《阳江民间文化力量》的收官之作《阳江木船之海丝帆影》中,制作团队采访了陈慎光和周世赏。他们说,研究海丝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必须研究阳江木船。制作团队从一张张已经发黄变脆的造船图纸开始,挖掘封藏于造船师傅心中的绝学,也在一个个码头停靠,探究古代的渔舟唱晚。

阳江作为古高凉的发祥地,是海上贸易的重要“基地”之一。岭南圣母冼夫人将粤西一带建成向海而兴的“大本营”,把丰阜的物产通过阳江船舶由漠阳江出南海运送到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往,开拓了高凉时期阳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正是海洋贸易带给她宽阔的视野和胸怀,使其能够包容接纳先进的文明,并和平地推进岭南地区汉俚的民族融合。她和七下西洋的郑和一样,都证明了一点,中国的海洋文明是和平、包容的,是能够互惠互利、互帮互助的。
如今,木船逐渐退出远洋航行的历史舞台,但在“一带一路”上,丝绸之路的驼铃和帆影却更加明亮,世界文明交往的脚步更加坚实,阳江将以海洋、生态、文化三张名片,迈开新的海丝之旅。
陈慎光尽管很惋惜木船业的逐渐式微,但他说,这是技术和材料进步的一种必然。但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我们还是要把它用新的方式传承下来。有了传承,阳江民间文化将一直都在。

 阳江木船之海丝帆影(下)

文字|潘卫国 何辉

编辑|赖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