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
“文化巨轮”载歌扬帆 湾区新地标闪耀亮相
4月28日晚,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这意味着,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开馆。重要湾区文化新地标珠江畔傲然屹立。5月1日起,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面向公众开放。
当晚,璀璨的灯光秀、千架无人机伴随“文化巨轮”启航,点亮珠江白鹅潭夜空。一幅幅充满岭南风情的画卷在珠江上空展开,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展示湾区文化艺术活力。
流光溢彩▶▷
文艺盛宴“点亮”白鹅潭
从广东音乐的悠扬粤韵到岭南戏曲的传承发展,从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风物到“一带一路”的世界情怀,从悠悠岁月的流淌歌声到唱响新时代的震撼之音……“鹅潭放歌——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用综艺晚会”通过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艺术形式,呈现湾区这片热土的文化艺术、人文风情、时代活力。
随着激昂的鼓点响起,舞蹈《赛龙夺锦》拉开了晚会的帷幕,节奏多变,铿锵有力,催人奋进;舞蹈《国风》《花想容·露华浓》演绎中式美学;舞蹈《大海之舞》展现湾区青年“千帆竞渡蓄势争流”的逐梦信念;情景歌舞《吾辈之风范》以热血音乐说唱,配合街舞等表演形式,致敬每一位拼搏的追梦人。
当晚,千架无人机列阵升空,迅速“化身”千只“白天鹅”振翅高飞,飞跃见证广州千年商贸的母亲河珠江,飞过广州塔、猎德大桥。随后,天空闪现转动的地球,一艘“巨轮”穿过历史长河,乘风破浪,寓意“文化巨轮”扬帆出海,也预示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将成为连接世界的艺术桥梁。
随后,由无人机幻化而成的卷轴徐徐展开,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关山月和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创作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出现在白鹅潭夜空。无人机再次“变身”巨大的粤剧花旦形象,引发现场观众连连惊叹。珠江夜空又出现粤港澳大湾区11城文化地标,最后变化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建筑形象,让这一重要文化地标闪耀在江面之上。
名家寄语▶▷
湾区同心共创文艺繁荣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用受到场内场外文化大咖热切关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发言中表示,艺术中心的建设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定位,成为彰显岭南文化特色、具有国际意义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体现了立足大湾区、面向未来、链接世界的文化功能,树立起大湾区文化艺术的新地标。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的落成,让范迪安倍感振奋。广东美术馆精心筹备策划了“新时代·新跨越”开馆系列大展。“展览让我们不但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前景充满自信,更对广东百年美术的优良传统和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充满敬意。”他说。
广东文学馆的首次亮相同样引人注目。“广东文学馆的建立是一件好事。书要默默地读,也要通过广东文学馆的展陈,让观众和读者对文学产生更加立体的认识。”著名作家王蒙说出了自己对广东文学馆的期待。
著名作家麦家表示,近年来,广东文学界可谓好事连连,花城文学院在去年成立,如今广东文学馆正式开馆:“今后我们要一起努力,让大湾区的文学圈更繁荣,也让广东文学更加深入人心。”
被誉为“盛满非遗珍宝的盒子”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也在当晚同场开启。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期待,广东省非遗馆更好地让湾区人凝聚文化认同,守正创新,用非遗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公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平台。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是“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现场多位湾区嘉宾纷纷分享自己的期待。“今天实地感受这座湾区文化新地标,非常震撼!”身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LOGO设计团队的艺术顾问,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表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连接美术、非遗、文学等三个不同的艺术领域,将大湾区文化艺术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用开馆,广东文学馆开馆为香港文学界的同仁们带来鼓舞,期待共同谱写大湾区文学的新篇章。”香港文学馆助理馆长、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罗光萍说。澳门博物馆馆长卢可茵则期待,澳门未来可以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广东省非遗馆交流学习,举办更多与湾区非遗相关的合作展览。(南方日报)
海外市场逐步回暖 中国“好礼”礼遇世界
伴随礼品市场消费不断升级,礼物经济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实用性强且美观大方的中国“好礼”成为不少海外采购商的选择。
截至4月26日17时,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189233人,到会人数比上届同期增长21.8%。
走进本届广交会礼品类展区,数万种展品令人眼前一亮。从日常餐具到节日用品,琳琅满目的中国“好礼”瞬间抓住采购商眼球,绽放华彩的中国礼品产业在广交会上盛情“礼”遇世界。
用作装饰的仿古铁木挂钟、色彩艳丽的彩绘饼干罐、随风摇曳的风铃挂件……走进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如同进入一个“秘密花园”,各类家居工艺装饰品令人目不暇接。
一只戴着魔法帽的“黑猫”坐在“南瓜”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待“黑夜”降临,“黑猫”的笑容随着灯光变化……在广州全优能气模有限公司的展位,万圣节氛围十足,成为传递节日气息的使者。
“我们的产品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产品展现出不同节日的气氛,这让来到我们展位的采购商大呼精彩。”该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在设计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在包装材料上,公司也采用了可降解、可回收的材料,符合海内外市场的减塑要求,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节日用品是人们在特殊日子里的情感需求,只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让采购商放心与满意”。
“我们公司已经有26年的历史,产品种类比较齐全,而且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王娟负责沈阳瀚圆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样品开发,她表示,受到大环境影响,近年来采购商普遍对价格敏感,对此,他们着重推出用天然材料结合仿真材料制作的产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性价比迎合需求。
王娟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她表示,出口产品要重视创新,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都要花心思,避免同质化。
“此次采购商比上一届多,我们都有点惊讶。”美盛隆制罐(惠州)有限公司的展位负责人边整理着手中的名片边笑着说。展位上,色彩缤纷、设计有趣、种类丰富的月饼罐、饼干罐、糖果罐、手挽罐、礼品罐等各类马口铁罐让人目不暇接。
作为大型杂罐生产企业,美盛隆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生产技术,让这些金属罐把美好祝福“送”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是一名已有50多届参展经验的“老广交”。“海外礼品市场逐步回暖,我们期待通过广交会这一平台,与更多海内外采购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礼品走向世界。”他说。(中新社 蔡敏婕)
“希望有更多东盟青年到南沙创业生活”
2024年,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下称“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的第8年。4月20日,2024“澜湄周”活动、第二届东南亚风情文化节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开放日”活动在广州南沙举行。
广东与东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交流合作基础深厚。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东盟自2020年起已连续4年成为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总额达1910亿美元,占中国东盟进出口总额约21%。目前,广东与东盟各国共建立省级友城5对、市级友城9对,8个东盟国家在广东省设立总领馆,双方开展交流合作渠道多元、资源优质。
一江水长,澜湄情深。澜湄合作是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在促进老挝和湄公河区域发展方面,澜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老挝驻广州总领事沙婉萍表示,老挝始终积极参与澜湄合作框架下的各项活动,收获累累硕果。她特别提到,广州市南沙区与老挝阿速坡省沙南塞县2023年1月签署加强交流合作备忘录后,多个共建项目相继落地南沙。
越南驻广州总领事武越英表示,越南政府一向重视并将继续与中国和湄公河国家共同努力,推动澜湄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越南与广东合作潜力巨大。”他说,期待与广东持续深化交流和对接,围绕人文互动、人员往来等主题打开新的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
“广东与湄公河国家深化多领域交往,拥有多元机制,合作基础深厚。”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钱红洁介绍,2023年广东与湄公河国家外贸进出口额达860亿美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广东与湄公河国家建立了4对省级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5对市级友城,4个湄公河国家在广州设有总领馆;此外,广东还与泰国、越南定期举办合作会议,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
活动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各语系外教老师、学生带来了具有东南亚风情的特色节目。主办方还设立多个摊位,各语系学生身着东南亚国家特色服饰,制作特色美食,现场气氛热烈。
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双方将围绕青年、民间、教育、文化等领域开展多场友好交流活动,以推动互利合作,促进包容共存,不断提升人文交流的广度、深度、热度。
在“情系湾区澜湄,交流共创新篇”交流座谈会上,泰国青年张玉英以一口流利的中文讲述在广州的创业故事。来自泰国南邦的她,曾在华侨大学国际教育专业学习4年。去年1月,她和团队入驻广州南沙RCEP文商旅创新产业合作园“大湾区·东盟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目前经营一家咖啡厅。她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东盟青年到南沙创业和生活,一起分享文化艺术和创业机遇,共同探讨创业经验,相互学习中文,共同成长”。(南方日报 龚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