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文物会“说话” | 我在战场目睹……

  栏目导语

  涉侨文物凝聚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是展示华侨华人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海外侨胞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中国侨网推出特别策划“侨文物会‘说话’”,让文物化身为“讲述者”,向大家细细道来历史中华侨华人的动人故事……

  “出日本而东行有旬日,惟见碧浪滔天,弥望无际。岛屿不见,飞鸟绝迹。”

  上面这句话写作在1917年阴历10月26日,此时我已在海上漂泊二十余日。在我的记忆里,这只是这段远洋行程的刚开始。

  我的名字叫作《旅欧杂志》,是山东人马春苓的日记。我的封面已泛黄,书角也有微微破损。但你可知,我曾于海上漂泊两个多月,又在一战战场躲过炮弹,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当然,这也多亏了马春苓和他的家人。

  马春苓原是一名私塾先生,写文章不在话下。

  在我的序言里,马春苓写下“余尝披览地图,以见世界之大,万国之众,水陆山原之异势,飞潜动植之殊态,以及人民风化,土地气候,莫不千差万别。若仅拘于一区,则眼帘障蔽,身外之事,一无所睹。”

  读过不少书的他怀有一颗“环游世界”的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协约国物资人力资源面临极大困难。英、法两国决定招募在中国招募工人从事战场劳务工作。

  “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欧洲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将成为大富翁。”当时,这样的广告遍布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十多个省区的招工点。

  那时临朐大旱,迫于饥荒,有大批农民报名。马春苓听闻后也前往应募,并于1917年10月和2000名同胞一起赴欧。

  海上航行路线上常有德国潜水艇埋伏袭击,许多华工都命丧大海。马春苓也感到害怕,但他还是打起精神鼓励同胞,并写下“大义所趋,生死一之,又何惧乎!”漂泊两个多月后,马春苓到达了法国加莱省的驻扎地。

  挖战壕、筑工事、运粮草、送弹药……华工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事着繁重的工作,夜里也难以休息。据马春苓记载,白天要工作,晚上要躲避德军“如雨”的炮弹;七、八个月都未能脱衣睡觉,有时一夜要跑五、六个地方。

  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华工们原以为能回到祖国,但却被安排留下清理战争废墟。马春苓被派往比利时打扫战场。

  所见之处一片凄凉,“自经战乱之后,房无完璧,树无完枝,尸横遍野,阴风凄凄,荒草没顶,焉有蜀黎,老叟悲叹,侄妇哭泣。”

  令人唏嘘的是,很多帮助当地居民重建家园的华工却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在排哑炮、地雷时不幸丧命,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1919年10月,马春苓终于坐上了回国的船,我被他紧紧揣着。年底,回到村中的他看到已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倚在门旁,盼着他归家。

  抗日战争时期,马春苓的一战华工勋章被日军掠走,我幸运地留了下来。我的内页里还夹着十几张黯淡发黄的明信片,以及马春苓在法国时给家人写的信件。百年已过,马春苓的家人们记着他的嘱托,视我如珍宝般保存着。

  再到后来,一战华工们的贡献终于被正视。由于一战华工们留下的文字记载很少,马春苓的孙子马京东将我分享给相关学者、博物馆、媒体等,以作资料。

  躲过炮火和抢掠,我带着想要回家的祈愿,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劳苦的时光,希望有人可以记得他们。